「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是廣電重大機遇,我們怎麼做?

2022-05-28     廣電獨家

原標題:「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是廣電重大機遇,我們怎麼做?

來源|國家廣電智庫

文|李秋紅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是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力量。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十四五」期間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明確了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主要措施和政策保障,是國家文化數字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是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力量。我們要結合實際抓緊抓好貫徹落實,並以此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數字化建設取得更大進展和成效。

▍ 大力推進廣電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台建設

《意見》指出,要依託現有有線電視網絡設施、廣電5G網絡和互聯互通平台,形成國家文化專網以及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省域中心和區域中心,服務文化資源數據的存儲、傳輸、交易和文化數字內容分發。 這是廣電網絡發展的重大機遇。

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首要的任務是把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台建設好,沒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完善的服務平台,其他一切都將無從談起。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業要夯實廣電數字化基礎設施,快速推進廣電「新基建」建設。

抓住機遇加快推進廣電5G網絡建設,推動廣播電視網、廣電寬頻網和5G移動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截至2021年底,中國廣電集團已建成20萬站5G 700MHz基站。

5G網絡低延時、高寬頻、廣連接的特點將進一步推動內容生產向高清超高清、移動智能化快速發展,形成以雲化、IP化、融合化、智慧化為特點的內容製作和傳播體系。

要加快廣電5G應用平台建設,培育孵化行業新技術、新應用,支撐新服務、新生態。中國廣電集團正加快推進5G內容平台建設,聯合華數於2021年試點完成平台APP產品研發。

廣電網絡應按照《意見》要求, 積極推動「雲、網、端」資源要素相互融合和智能配置,實現有線無線融合發展,將廣電網絡打造為 「政用、民用、商用」相結合,集融合媒體傳播、智慧廣電承載、智能萬物互聯、移動通訊運營、國家公共服務於一體的國家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戰略資源基礎設施。

聚焦智慧廣電、廣電 5G、高新視頻、智慧家庭、人工智慧、視聽內容版權保護應用等領域, 建設一批支撐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加快推進廣電5G與廣播電視網絡整合一體化發展,提升全國一網的綜合業務承載能力、寬頻網絡能力和用戶拓展能力。

加快互聯互通服務平台建設,加速推進 IPTV 集成平台、網際網路電視集成平台和內容服務平台升級改造。

加快大數據平台建設。積極推進中國視聽大數據建設,基於大數據、雲計算技術,高效及時地統計超大規模收視數據,引導視聽內容選題、素材集成、需求組合、分析預測、創作生產等,加快轉變傳統節目生產方式。

▍ 大力開發廣電數字化新業態新場景新體驗

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強文化數字化技術開發十分重要。

數位技術建設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廣大受眾的文化需求,其落腳點在於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文化形成的新業態新場景,使受眾獲得更多更新更好的文化體驗。

惟有通過數字新技術,不斷深化 5G、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的應用,才能打開新視聽新業態新應用的更廣闊的場景。

要繼續擴大視聽領域服務新版圖,以科技創新強化智慧廣電新供給、新模式、新業態。

積極推進智慧家庭服務平台建設,拓展高質量視聽媒體和信息消費領域的家庭智慧化服務產品,優化互動式、沉浸式體驗,為家庭用戶提供數字文娛、 購物消費、居家生活、健康養老、旅遊休閒、交通出行等一攬子智慧服務。

《意見》明確指出,要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集成全息呈現、數字孿生、多語言交互、高逼真、跨時空等新型體驗技術,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重在體驗, 要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視聽節目新體驗,打造數字化視聽節目消費新場景。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多種以線下表演為主的藝術表現形式陸續搬上了「雲」端,「雲綜藝」「雲製作」「雲直播」「雲晚會」等深受廣大受眾的歡迎。

廣電領域在這方面要發揮協同作戰優勢,引導全鏈條、各要素優質資源集聚,合力打造高新視頻新生態。

比如 探索高新視頻在重大賽事(活動)中的應用,推進高新視頻技術在教育、健康、文娛、旅遊、體育、會展、電競、電商等領域應用,實現互動化、全景化、全息化展現,發展新業態,帶動新消費,提升高新視聽文化數字內容的供給能力,增強廣大用戶的視聽新體驗,促進「客廳消費」等新型文化消費發展。

為移動終端等「小屏」量身定製個性化多樣性的文化數字內容,促進網絡消費、定製消費等新型文化消費發展。 推動「大屏」「小屏」跨屏互動,融合發展等。

充分利用現有公共文化設施,推進廣電數字化新體驗,利用旅遊服務場所、社區、購物中心、城市廣場、商業街區、機場車站等,搭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數字化文化體驗的線下體驗場景。

適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推動高新視頻、沉浸式視頻、雲轉播等產業快速發展,改造提升傳統廣播電視業態,拓展新型消費模式,打造更高格式、更新應用場景、更美視聽體驗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

整合產業資源,上下打通各層級媒體數據資源和產業資源,加強協同合作。

通過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平台,將新聞宣傳、政務服務、電商服務、旅遊服務、文化服務、教育服務等整合起來,開發垂直業務,形成垂直產業。

多元化創新商業模式,向直播電商、項目定製、MCN運營等全方位拓展。

構建「廣電+」產業生態,打造新型商業模式。

加快智慧廣電視聽節目技術疊代升級,推進節目內容形態創新,大力開展超高清視頻、多維聲、VR、AR、MR、360°全景視頻、全息成像等新視聽技術研究應用,建立新視聽節目拍攝、製作、存儲、播出、分發,尤其是5G融合超高清視頻、人工智慧、人機互動等核心技術,推動VR視頻、沉浸式視頻、互動視頻、雲遊戲等高新視頻應用和雲課堂、雲直播、電商直播等應用快速發展,豐富各類基於5G的媒體應用場景,給用戶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感、交互性,為傳統業務注入嶄新活力。

▍ 大力培育發展數字化新型廣電產業主體和產業基地

無論是加快推進廣電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台建設,還是加快開發廣電數字化新業態新場景新體驗,都需要培育發展廣電數字化主體,構建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產業體系和產業格局。

主體的建設,可以說十分關鍵、十分重要。

要根據技術和業務分類,加快培育各級各類專業化的數字化企業主體, 全面發展數字化內容生產企業、數字化傳播服務企業、數字化技術業務研發支撐企業等。

要加強基礎性規模性創新性數位技術平台與服務平台主體建設,做大做強中國廣電、中國視聽大數據(CVB)、中央和省級廣電媒體的視聽新媒體企業品牌。

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相關企業跨地區跨行業整合資源、上市融資。

積極支持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領域數字化「專、特、新、精」小微企業發展,積極支持各類專業實驗室、工作室發展。

積極支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數字化產業基地建設,帶動和促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近年來,全國建設了智慧廣電、5G高新視頻、網絡視聽、超高清應用等一批產業基地(園區),形成了馬欄山、成都、武漢、青島、上海、廣州、杭州、廈門等產業集聚區,這些基地(園區)正在集聚輻射效應,形成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創新高地,不斷激發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創新活力。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783d1f1f3a637d82591c0d7dd86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