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人與技術的關係,張培力同名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2024-10-29     南方都市報

10月27日,紅磚美術館下沉圓廳的《不斷旋轉》拉開了 「張培力」大展的序幕。此次展覽呈現藝術家張培力2024年全新創作的19件裝置和影像作品,構成這位中國當代藝術重要人物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個展。

展覽現場。

從藝術家張培力的角度出發,紅磚美術館的新作展是將內在情緒表達出來,是藝術家與外界對話,然後發出聲音,更多強調了一種關係——「當今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人與技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技術是人發明的,它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人陷入困惑與矛盾。這批新作品更多想展現人的處境與矛盾、事物的正反兩面。」

在策展人張尕看來,「在張培力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都不斷以『重複』作為主要的形式手段,去延展自身的話題及探索。我在想藝術家在『重複』底下鋪墊的是什麼?產生『重複』的根源在哪裡?我感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就是『重複』與現代主義非常重要的訴求有一種內在關係,就是所謂的『格子』——此次展覽非常重要的一個線索,以『格子』作為脈絡來展開對作品的闡述。」

《不斷旋轉》2024 機械裝置 圓鍋直徑 960 cm,深 116 cm 廢舊的煤氣瓶若干個、變頻電機、電磁鐵、鋼網 張培力

《煤氣瓶陣列》 2024 機械裝置 8mx8mx4m 電機、驅動器、控制器、煤氣瓶、光軸、鋼架、射燈 張培力

《方形的音響床墊》2024 感應聲音裝置 600 cm x 600 cm x 50 cm 床墊、壓力傳感控制器、音響 張培力

《2024的肖像》 2024 單視頻錄像投影,彩色,有聲,24分45秒 張培力

在《不斷旋轉》中,煤氣瓶在旋轉和垂直力的強大推動下被猛烈拋擲,暗示著一種高度緊張的時間格子在不斷重複。在《煤氣瓶陣列》中,成排的煤氣瓶以有節奏的冗餘方式旋轉,通過兩側鏡面中的反射,化為無限的漣漪。一組龐大的嵌套格柵激發了遞歸的纏繞與升級,而一張巨大的發聲床墊在觀眾的持續互動中被激活,通過暗置於床墊下的執行器的格子發出共鳴。作為2012年肖像作品的延續,《2024的肖像》延伸至更開闊的國際視域,巨幅人臉投影以間歇性的炫目光芒脈動,同時為那些被截斷的字符所困惑。

《兩個同心圓的拖拽模式》 2024 機械裝置 大吊機 1160 cm x 1160 cm x 600 cm 小吊機 760 cm x 760 cm x 400 cm 機械臂、plc 控制器、油泵、齒盤、鋼板、氧氣瓶 張培力

《海上》 2024 三通道錄像投影,彩色,有聲,運用 AI 技術 17分36秒 張培力

《標準像》 2024 LED 攝影裝置,彩色,無聲 200 cm x 200 cm 張培力

眾所周知,當代中國藝術始於一個遲來的現代主義運動,即「85新潮」,它在張培力於1984年從當時的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後不久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張培力四十年的藝術創作歷程,幾乎與中國當代藝術的整個歷史相伴而行,他在某種程度上通過自身的實踐塑造了這一發展的某個脈絡。他對先鋒起源的堅持以及他的非墨守成規的抱負——既表現在他獨特地將格子轉化為一種隨時間推移的心理軌跡,也使他區別於傳統的現代主義。

展覽開幕式現場。

張培力一直在探索新的可能性,他沒有停止過,也沒有囿於一種既定的模式或既定一種風格,他永遠不斷在尋找新東西。「紅磚美術館的空間對我來說有著極致吸引人的張力,這次展覽的作品全都是為紅磚的空間來計劃的。」張培力談及挑戰: 「藝術家總歸是有一種挑戰自己、推翻自己已習慣了的語言的衝動,這次展覽既是一次機會,也是我對自己發起的挑戰。」

采寫:南都記者 黃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720bd5180a6007f7dae8e9e9a2eb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