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軍有了加特林,這不就是玩遊戲開掛了麼,別人還都是100攻擊力,這邊已經直接神裝,攻擊過萬了。有了這麼強悍的裝備,根本不用開全圖,一路摸黑殺過去,管他是九天神佛,還是妖魔鬼怪,見面就突突,一擊必殺……震顫吧,大地;搖擺吧,地球……爽呀,秦朝統一地球指日可待了。
加特林機槍,又稱加特林機炮,是由美國人理查·加特林發明的一種機槍,這種機槍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化的機槍。該機槍於1862年開始服役,首次使用於美國南北戰爭。
該機槍也是清軍最早裝備的機槍種類。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加特林機槍首次進入中國,當時稱為"格林快炮"。說起來就讓人很奇怪,清朝在後期,其實進口了很多當時的世界級先進武器裝備,比如北洋艦隊的鐵甲艦,還有這款加特林機槍。但是呢,清軍就是打不過別人,這個怨誰呢?嗯,肯定要怨大明。大明軍隊拿著落後的武器,都敢跟英國、葡萄牙、荷蘭等西方殖民者打,哪怕犧牲再多,最終還是打贏了。結果卻被李自成給滅了,讓滿清撿了便宜,坑害了中國這麼多年,唉,不怪大明還能怪誰呢。
我們繼續說加特林。
加特林擁有優良的戰鬥特性,在發明之初就擁有600發/分鐘的強悍射速。1950年代,改裝後的加特林更是達到了1000發/分鐘以上的射速。而用在飛機、艦船上的加特林機炮,口徑變大,最大射速普遍達到3,000發/分鐘以上,高的可達1萬發/分鐘以上。加特林通常使用的機槍彈藥有7.62x65mm和7.62x63mm兩種,而機炮型的彈藥口徑有20mm、23mm、25mm、30mm等多種,可以發射高爆彈和穿甲彈。加特林機槍、機炮的有效射程一般在1000米到4000米左右。
根據公開資料,2012年,我國裝備了自主研發製造的國內最先進的1130型加特林艦載炮。該炮被裝備在我國遼寧號航母和相關的飛彈護衛艦上,作為近距離密集陣防禦作戰武器。該炮有11個發射管,配備30×165毫米機炮炮彈,發射速度可達9000-11000發/分鐘,射程4000米。配備雷達、紅外和光學追蹤系統後,該炮可以同時鎖定40個目標進行打擊,號稱「火神」。在世界加特林家族中,「火神」的性能已經是世界先進水平。小編作為一個中國人,為此也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呀。
有了這麼優秀的武器裝備,對於作戰英勇的秦軍來說,那更是如虎添翼。秦軍裝備了加特林機槍、機炮,想要橫掃全球,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件大殺器在秦軍手中,足以震撼地球了。
秦朝時,世界上比較優秀的軍隊,也不過就是馬其頓方陣兵及其附屬的夥伴騎兵和後來的衍生騎兵,還有希臘勇士、迦太基軍團、羅馬軍團,以及波斯戰象、戰車、弓箭手、匈奴騎兵、高盧軍團,再加上日耳曼野人部落、斯拉夫原始部落的軍隊,最牛的也就是馬其頓軍團和羅馬軍團了。
可是,秦軍裝備了加特林,面對這些對手,還不樂開了花,簡直就是屠殺麼。單兵加特林機槍找強壯的士兵就可以扛起來操作;重型加特林機槍、機炮架設在可以自由旋轉的炮車上,然後配備好後勤兵,近處只需要長短武器的重步兵、弓弩手、盾牌兵保護就已經足夠了。秦軍騎兵,這時候就是在敵軍潰敗後,收割人頭用的,已經不需要他們來衝擊了。
哈哈哈,兩軍相距一箭之地,扎住陣腳,已經失效了,起碼要4千米以外吧。就這樣的距離,還是有機會被加特林炮幹掉。
1000米到4000米的有效攻擊距離,是弓箭有效殺傷距離三四百米的數倍了,對手完全無法靠近攻擊。密集的機槍子彈,一掃一大片;高爆彈一炸一窩,還帶燃燒功能;而且還配備有穿甲彈,幾十毫米的現代化裝甲都能擊穿,對手拿什麼防禦呀?就是城牆也能一點點給打穿了。這簡直就是天降神兵,讓對手直接扔武器坐地上氣鼓鼓的節奏。
秦軍這時候,有沒有世界地圖都沒關係,直接四處晃就是了。等晃完了,一幅世界地圖也繪製出來了。此時的大秦,就不是一統華夏了,秦國皇帝可以自豪的宣布,正式就任地球村大酋長,世界之大皇帝!
不過做完夢了,還是洗洗睡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