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掉下巴、打斷腿的手術,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吃檳榔

2022-04-10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切掉下巴、打斷腿的手術,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吃檳榔

周二下午,例行的術前訪視,讓麻醉科劉醫生非常感慨。頭頸科收治了一個年輕患者,據說還要找骨科聯合實施手術。感慨的不是手術大,而是這個年輕人很可惜。

術前的檢查顯示,他的臉頰得了惡性腫瘤。由於離下頜很近,需要同期做下頜骨切除以及植骨。真不敢想像,這樣的一張年輕的臉會變成什麼樣子。

作為麻醉科醫生,最關注的莫過於患者身體與手術麻醉相關的一些情況:比如,心率、血壓、呼吸、脈搏以及體溫等生命指標。再就是,各個系統、器官的功能,以及實施麻醉過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導致風險的。

說起風險,這類手術的風險並不尋常。口腔手術,麻醉醫生最擔心術中通氣出現問題。

全麻狀態下,患者是完全沒有自主呼吸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輔助、甚至控制呼吸。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麻醉機來控制呼吸。而如果要控制呼吸,就需要進行人工氣道的建立。

人工氣道,就是麻醉醫生利用氣管導管、喉罩或者口咽通氣道等氣道工具維持氣道通暢並與外接管路連接的氣道。

然而,建立這個氣道並不容易,並且常常有一定風險。

幾十年前,就是受限於建立人工氣道的不熟練,很多醫院都沒辦法開展全身麻醉。即使是今天,也時常聽說哪個醫院出事了。

評估氣管插管的必要步驟,是張口度。一般情況下,張口小於三指就可能有困難插管的指征。具體做法是,患者用自己的三個手指併攏垂直於上下牙之間。如果放不進去,就認為張口度不夠。

劉醫生讓這個患者做這個動作後,患者不願意動。

仔細看上去,劉醫生倒吸了一口涼氣:患者的一側臉頰鼓鼓囊囊,一直連到下頜骨。隱約間,下頜骨也是鼓著的。

憑藉多年的臨床經驗,劉醫生判斷這個腫瘤不小。

這種情況,肯定不能從口腔插管了。即便是能插進去,術中也可能影響手術操作。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插管很難固定。一旦導管脫落、又沒有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劉醫生轉而檢查患者的鼻腔情況。如果患者鼻腔是正常的,完全可以經鼻腔插管。

經過檢查,兩側鼻孔都很通暢。

手術中,劉醫生選擇離手術區相對遠一點的那側進行插管。

當外科醫生把腫瘤以及可能被侵犯的組織都切掉之後,那場面簡直不忍直視——年輕人的臉上,一個大窟窿。不僅如此,下頜骨也少了一段。

儘管久經沙場,但劉醫生也不免擔心起外科能不能補上的問題,儘管他知道骨科醫生上來就是為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的。

下頜骨切除術是治療下頜骨腫瘤常用的手術方法,切除後造成的下頜骨缺損採用血管化骨移植重建。由於立即重建了移植的血供,骨癒合類似於骨折癒合過程,血管化游離髂骨移植和血管化游離腓骨移植是目前兩種常用的方法。腓骨瓣提供的骨修復長度較大,腓骨肌瓣血運好,有利於下頜骨同時有軟組織缺損的修復;帶腓骨小頭的腓骨可重建髁突。

全麻就是這樣好,外科只管做手術就行了,不用擔心麻醉不夠用的問題。全麻狀態,可以完成全身所有位置的手術。

切掉一段腓骨,對骨科來說並不是難事。不到半個小時,這段富有肌肉和血管的腓骨切了下來。

就這樣,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又為他造了一個下巴。

看著尚在麻醉中的患者,劉醫生好奇的問起患病原因。可是,聽到患病原因後,劉醫生的心情變得極其複雜了。原來,這個小伙患病的原因是嚼檳榔!

頓時,劉醫生的心裡又是可憐又是埋怨。近些年,各種渠道都在科普不要嚼檳榔,這個小伙怎麼就不聽呢?

由於是口腔手術,為了確保術後呼吸道安全,劉醫生將患者送進監護室、延期拔管。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59293282e8cb30f9b55f9698d272d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