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致癌,鴨頭有重金屬,鴨子能放心吃嗎?警惕!這幾個部位真別吃

2023-08-14     四川名醫

原標題:鴨脖致癌,鴨頭有重金屬,鴨子能放心吃嗎?警惕!這幾個部位真別吃

除了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以及雞肉、魚肉等白肉之外,鴨肉也是中國人喜歡的肉食之一。

無論是北京的烤鴨、南京的鹽水鴨、廣東的白切鴨、湖南的醬板鴨等等,都是不少美食愛好者的心頭好。

鴨子雖好吃,但關於鴨肉的爭議也不少:

鴨脖不能吃,全是淋巴會致癌?

鴨頭不能吃,裡面全是重金屬?

鴨肉不能吃,在養殖過程中打了激素?

這些到底是真是假呢?今天,小康妹兒請到了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李佳容,讓她來給大家好好講講關於鴨肉那些事兒。

養鴨子會打激素吃不得?

別擔心,大可以放心吃

此前有媒體曾報道,街邊售賣的一些烤鴨,每隻僅需20元左右,比菜市場賣的生鮮鴨肉還要便宜。

於是便有人稱,這種鴨肉都是打了激素之後快速養成的,沒營養不說,吃了之後還有害身體健康,甚至還存在致癌風險。

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對此,李醫生表示,隨著現代養殖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肉鴨選種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在的肉鴨養殖時間已經大大縮短,基本上6周時間就可出欄上市,不屬於「速成」水平。

正因為目前鴨子的生長效率已經很高了,養殖戶沒有必要再花高昂的成本和大量的精力去給它們添加激素。更何況鴨子本就脆弱,額外添加激素不但不能催熟,還可能會導致它們死亡,完全就是得不償失。

所以,只要是正規養殖的鴨子,完全可以放心吃。

李醫生表示,鴨肉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每100克鴨胸肉中含有15克蛋白質,而脂肪含量僅為1.5克左右,另外鴨肉還能補充B族維生素,以及磷、鉀、鋅、硒等微量營養素。基本上每100克鴨肉中的鋅和硒含量,就能達到成年人每天參考所需攝入量的20%,因此營養十分豐富。

當然了,鴨身上還有一個部位也是李醫生非常推薦的,那就是鴨血。

鴨血同樣屬於非常好的低脂高蛋白食物,同時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對於缺鐵性貧血、產褥期有貧血風險的人群來說都是推薦吃的,像鴨血粉絲湯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鴨脖致癌,鴨頭重金屬

還能放心吃嗎?

提到吃鴨子,有兩個部位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那便是鴨脖和鴨頭。

有人說鴨脖上遍布了淋巴,而淋巴是排毒的,鴨脖吃多了會把鴨子身上的毒素吸收到體內,最後導致癌症。

這個說法是真的嗎?李醫生表示,鴨子的淋巴並不像人一樣,會分布在脖子等部位。鴨子的淋巴主要分布在大腿根和腋下,而且鴨子的淋巴系統已經退化了,所以根本無需擔心。

除此之外,在宰殺鴨子,尤其是做鴨脖時,還會把鴨脖上的皮和胸腺去掉,只保留肉和骨頭。

不過李醫生特彆強調,雖然鴨脖本身沒有問題,但鴨脖的烹飪手法一般採用滷製的方式。鴨脖在滷製過程中,鹵湯中會加入非常多的鹽、香料、焦糖色等材料來豐富口感和顏色,而且滷汁為了好吃,都喜歡用「老鹵」,也就是說會反覆多次使用。

用這種滷汁製作出來的鴨脖,不僅鈉鹽含量很高,而且這種反覆使用的「老鹵」很可能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從而導致癌症的風險增高。所以並不是鴨肉本身存在致癌風險,烹飪方式也至關重要。

至於鴨頭裡是否含有重金屬,對此李醫生表示,首先沒有農戶會直接給鴨子喂重金屬,即使喂了鴨子也不會吃!如果是擔心食物里的重金屬被鴨子吸收的話,也大可不必。

鴨子吃下去的食物最終會被腸胃消化掉,即使食物中有重金屬,也會通過肝臟和腎臟來處理,根本不會匯聚到鴨頭。

鴨子雖然好

但這幾個部位不建議吃

鴨肉固然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但是鴨子身上也不全是肉,還包括鴨皮、以及內臟等部分。

據李醫生稱,吃鴨肉最好不要帶皮吃。鴨皮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而蛋白質含量相對於鴨肉來說非常低。每100克鴨皮中的脂肪含量為高達50.2克,而蛋白質含量僅僅只有6.5克。

如此高的脂肪含量,對於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來說,一點都不友好。所以,這類人群如果想吃鴨肉,最好只吃純肉,而不要吃鴨皮。

除了鴨皮之外,像鴨腸、鴨心、鴨舌等部位,脂肪含量也比較多。但就是這些部位,卻非常受歡迎:像吃火鍋少不了鴨腸,鴨舌做成冷吃口味,鴨心進行滷製後下酒,都是成都人很愛的吃法。

對此,李醫生表示這些烹飪方法都是相對,再加上食材本身脂肪含量較多,偶爾吃一次解解饞沒什麼,但是不建議高頻率、大量食用。

鴨肉怎麼做才好吃又營養呢?李醫生表示,將鴨子用來燉湯是種不錯的選擇,鴨子經過燉煮之後,本身的脂肪和嘌呤都會有一部分溶解進湯里,吃起來更加健康。所以,如果是選擇燉鴨子的話,一定要多吃鴨肉,少喝鴨湯,少吃鴨皮。

不過,鴨肉是一種高蛋白的食物,所以對於消化系統相對較弱的人群,以及患有慢性腸炎的人群來說,儘量少食用,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鴨子的吃法好多種,你喜歡哪一種呢?歡迎和小康妹兒分享喲~

本期科普醫生

醫生簡介

首批國家隊運動營養師、註冊營養師 、健康管理師,為2020東京奧運會、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國家集訓隊提供營養支持,對多名奧運冠軍進行一對一營養干預。

擅長超重、肥胖人群的體重管理與運動干預,糖尿病、痛風、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及產褥期婦女、老年人群的飲食指導。

門診時間

周五上午

編輯 | 醒醒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需轉載請評論區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590edda7a4846220da1b0c71ce5e3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