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漢朝時期緬甸屬於中國,獨立後囂張跋扈,中國輕敵吃大虧

2022-07-10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早在漢朝時期緬甸屬於中國,獨立後囂張跋扈,中國輕敵吃大虧

眾所周知,中國周邊有著許多小的國家,並且不難發現,這些小國至今存在一些風俗和生活習慣,都跟中國有著極大的相似,追究其本質,可以說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在這些小國之中,緬甸是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實際上在歷史他曾是中國的屬地,可見從那時起中國就甚至緬甸位置的重要性,近代的二戰時期,緬甸更是成為了我國對外的唯一通道。

當時日軍封鎖中國,僅剩下陸地上的滇緬公路,這條公路讓中國得以接收到世界的援助,由此可見緬甸對中國的重要性,緬甸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對外方面,從軍事角度而言。

有軍事專家指出,控制緬甸就等於是給西方國家釘了一顆釘子,從自然資源來看,緬甸地區有著豐富的熱帶資源,既然緬甸如此之好,惦記這塊地區的人也不少,該地在歷史上也曾企圖獨立。

緬甸人不是吃素的,其戰鬥力不容小覷,古代緬甸人多數生活在叢林之中,是被劃入南蠻異類之中的,其好勇鬥狠不容易控制,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東漢明帝時期緬甸就歸屬於東漢。

漢明帝冊封當時緬甸地區的哀牢王為首領,在其領土上面設置了永昌郡,歸入漢朝中央管轄,由漢朝派官員來治理,即便到東漢後期進入了三國時期,緬甸地區也歸屬於蜀漢治理。

這樣說來緬甸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歸屬於中國,只是後來朝代更迭,加上近代殖民者入侵,才打破了這千年來的傳統,但是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緬甸始終不敢招惹中國。

一直到明朝後期國力衰弱,緬甸開始對明朝邊境和接壤地區進行騷擾,明朝出兵征討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導致雙方關係一度緊張,一直到明朝萬曆年間,雙方關係才穩定了下來。

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初期緬甸對邊境進行過騷擾,清朝逐漸強盛之後緬甸才老實下來,後來到了乾隆時期,緬甸又開始躁動,緬甸的甚至出兵攻打暹羅,出於保護屬國,清朝出兵了。

不過緬甸軍隊學聰明了,把清軍引入叢林,發揮自身優勢給清軍造成了巨大損失,5萬清軍出征,損失很大,但也讓緬甸從事一蹶不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46fc92fa26ba39ad2edd7b3fa40fd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