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啦!沒有星標,以後有可能就看不到舌姐了…為了能長長久久攜手吃瓜,辛苦大家點點星標
你以為刀郎封刀了,實際上人家是在磨刀!
天空一聲巨響,沉寂已久的刀郎閃亮登場,隨之而來的還有他的新作品《羅剎海市》。
先給大家科普下。
這首歌的歌詞源於蒲松齡筆下的《聊齋志異》,裡面有講到一個叫馬驥的高富帥,陰差陽錯來到了一個叫羅剎國的糊塗地方。
這地方顛倒黑白、以丑為美,把樣貌看作一切的評判標準。於是弔詭的事就來了,羅剎國有名望的人各有各的丑,而像馬驥這樣的白面書生卻根本吃不開。
本來嘛,一首歌而已,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然而好奇寶寶們一瞧歌詞發現,《羅剎海市》大有文章,「未曾開言先轉腚」,這難道不是在內涵《中國好X音》里的導師轉身鏡頭?
譬如那英
再聯繫上下文,「十里花場有渾名,她兩耳傍肩三孔鼻……每一日蹲窩裡把蛋來臥,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只雞。」
網友:破案了,說的就是那·傻大姐·英!
???
更離譜的還在後面,網友接著把「紅苗翅那個黑畫皮」解讀成汪峰,「綠繡雞冠金鑲蹄」理解成楊坤,至於「公公好威名」,那必然是指高曉松了。
更多解讀,請看下錶
雖然並沒有確切的說法,但網友卻仿佛破解了摩斯密碼般,開始在那英、汪峰他們的評論區上下攛掇。
一場屬於刀郎粉絲的狂歡開始了…
沒有大咖站台,也沒有流量加持,刀郎的這首歌很快就衝上了各大音樂榜單之首,不管是點贊量還是評論量都高的嚇人。
紅是挺紅的,就是有些莫名其妙。如果真如網友猜測的那樣,刀郎寫的這首歌是用來諷刺那英之流的,那原因是什麼啊?
這還得從刀哥爆火那年說起。
2004年,刀郎帶著《2002年的第一場雪》來了。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猶豫,他就這樣爆火,在這個齁冷齁冷的冬天。
拋個數據給大家。
這張專輯當年光正版就賣了270多萬張,是劉德華同期作品銷量的9倍,即便是周董的《七里香》,銷量也比《2002年的第一場雪》少70多萬。
此後,刀郎又相繼推出《披著羊皮的狼》《衝動的懲罰》《情人》等單曲,熱度還是持續飆升。
能想像嘛,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伙砸,寫出來的歌居然能紅到髮廊和洗腳城爭相傳唱。反觀那些主流音樂呢?名氣就小多了。
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不服的是汪峰,他說刀郎走紅是樂壇的悲哀。
據說楊坤也跟了一句,「刀郎做的那是音樂嗎?」
事後楊坤表示,這鍋他不背。
至於高曉松,雖然他把刀郎專輯扔沒扔垃圾筒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這哥們自始至終都傲氣逼人,是不會向通俗音樂屈服的。
時間很快來到了2010年。
這一年,光線音樂風雲榜要評選「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歌手」,那英當時是評委,她非常反對刀郎入選,因為她認為刀郎的歌不具備審美標準,沒資格上榜。
U1s1,這話說的確實挺沒情商的。
刀郎的歌有沒有審美價值不是你那英說了算的,是要聽眾拍板的,否則為什麼要叫聽眾「衣食父母」呢?
好在刀郎並沒往心裡去,媒體曾經問他對那英說聽刀郎的歌的人都是農民這事的看法。
人家大手一揮,主打的就是一個不傳謠不信謠!
他堅信,所有的東西最終都會被遺忘,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所以你會發現,刀郎剛成名那段時間會有很多「小刀郎」跑出來渾水摸魚。有拿他的名義出來招搖撞騙的,還有蹭他的熱度賺黑心錢的。
人家就一句——那不是我,也不會是我!
難怪刀郎會成為50後王健林的最愛。
本山大叔也常拿他當段子素材。
敢情光格局就比一般人大啊!
同樣有著大格局的,還有同為音樂人的港台明星,例如譚詠麟,他不在乎刀郎是草根出身,執意要翻唱刀郎的歌,這才有了後來的《披著羊皮的狼》。
羅大佑一聽刀郎的歌就知道,這小子天生就是唱歌的,「他可以把唱歌唱得跟講話一樣,但是旋律還在那邊。」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同樣都是做音樂的,面對刀郎,內地的那英、汪峰就覺得他不具有審美價值,港台圈的人卻認為他大有可為呢?
刀郎,到底動了誰的蛋糕?
其實啊,這事兒說也不怨。港台圈比內地先發展一步,他們自然更能接受多元文化的衝擊。而那英之輩久居高處,用傳統眼光看人也在常理之中。
只是時移世易,如今的內地要陽春白雪有陽春白雪,要下里巴人有下里巴人,沒有絕對的權威,只要夠好聽就都有機會成為神曲,雅俗共賞已成為共識。
所以別「圍剿」那英了,也別搞什麼「反霸凌之戰」了,這事兒本就是個時間問題,站在現在指責過去,忒不講究了不是?
還是那句話:給時間時間,讓過去過去……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毒舌一姐
更多娛樂新鮮事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