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開吃藥竟導致昏迷!為什麼有些藥不能掰開吃?用藥謹記這幾點

2024-10-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福建一位女士服用硝苯地平控釋片時,掰開藥片服用後導致血壓驟降,甚至出現昏迷。為什麼一片藥物掰開服用會對患者造成這樣的影響呢?

控釋片切勿咬、嚼、掰斷

硝苯地平控釋片是一種什麼藥?為什麼不能掰開服用?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劉芳:硝苯地平實際上是一個降壓藥,過去我們沒有緩控釋製劑的時候用的都是普通片,這個時候就需要一次吃10毫克,一天吃三次,所以一天的總劑量是30毫克。現在我們有了這種緩控釋的技術之後,像控釋片就是可以把一天三次的劑量,也就是30毫克放在一片藥裡面,然後恆速均勻釋放,使得患者的血壓就能夠24小時保持穩定。

記者採訪了解到,普通藥片的藥物起效、吸收和消失的速度通常在4—6小時左右,患者24小時內需要服藥3次,緩釋片在體內緩慢釋放時長通常在12小時左右,需要一天服用2次。而控釋片可以恆速釋放藥量,它的藥量是普通藥片的3倍,患者一天僅需服用一次,藥效在體內恆速釋放24小時左右。

專家強調,控釋片之所以能在體內恆速緩慢釋放,是因為採用特殊製劑工藝,患者在服用時應整片吞服,咬、嚼、掰斷藥片都會破壞控釋片的恆速緩慢釋放功能,相當於患者加大3倍劑量服藥。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劉芳:控釋片,它其實是用一種特殊的製劑技術做成的,藥片表面有一層半透膜,也有一個雷射形成的小孔。整個藥片我們就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個水箱,水箱上面安了一個水龍頭,我們把水龍頭打開,藥物就可以緩慢恆速釋放。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藥物的製劑給破壞了,就相當於把水箱給整個切開破壞掉了,那水就一下全部釋放出來,就相當於一天的用量,這一下子就全部吸收入血,所以會使得患者的血壓急劇降低,造成不良反應。

不同藥品用藥時間

先後順序需謹記

除了控釋片以外,患者在服用普通藥片前也要留心,要仔細閱讀說明書,遵醫囑服藥。此外,還要了解不同藥物的服用時間和先後順序,否則可能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引起不良反應。

此外,患者服用中藥通常和西藥間隔半小時左右,滋補藥品適合飯前服用,說明書沒有特別提示的藥物,尤其是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一般飯後半小時服用為宜。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劉芳:這裡特別想給大家提示的一點,我們在服用鎮靜催眠藥物期間就不要喝酒,或者反過來說,如果你喝了酒就不要服用鎮靜催眠的藥物,因為酒精本身是有中樞抑制的作用,而鎮靜催眠藥也是中樞抑制。如果你在喝酒的同時又吃催眠藥,這樣會加重中樞抑制的不良反應。

藥品儲存有講究

溫度濕度不當或影響療效

同時在服藥期間,患者也要注意藥品的儲存,注意溫度、濕度等方面是否有特殊要求,以免影響藥品的療效,產生不良影響。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孫正圓:像是一些生物製劑,比如胰島素是需要冷藏保存的,胰島素的冷藏溫度是需要在2到8攝氏度之內保存,如果溫度過高或者是過低,都會使胰島素失活,這樣就會影響療效。

除了溫度和濕度以外,還有一些藥品對光線比較敏感,見光容易分解,藥品可能因此失去或降低療效,這類藥品需要避光保存。

(總台記者 張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39be5654cac3fb5fb4697613eeb7c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