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村丨紅溝梁村「圈粉了」

2023-05-20     光明要聞

原標題:我和我的村丨紅溝梁村「圈粉了」

講述人:寧夏日報報業集團派駐吳忠市鹽池縣花馬池鎮紅溝梁村第一書記 唐鑫

2021年,我帶領駐村工作隊員從六盤山下的脫貧攻堅主戰場,轉戰吳忠市鹽池縣花馬池鎮紅溝梁村,踏上鄉村振興新征程。

唐鑫(左)幫助行動不便的村民喬發奎進行養老認證

鹽池縣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紅溝梁村又是一個典型的鹽池小村莊,年降雨量少,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產業基礎薄弱,用當地老鄉的話說,「除了養羊和外出務工,不知道還有什麼來錢的路數」。於是,我第一個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紅溝梁村找到產業發展的抓手。

入村第一件事就是走訪了解,走到看到,心裡才有底。一個月里,我走遍了村裡所有的常住戶,跑遍了全村的每一個角落。站在長城邊的土坎子上,看著身邊的明長城遺址,我像發現了至寶般激動:「這麼好的資源,不發展旅遊真是浪費。」攝影記者出身的我,對自然景觀有著職業的敏感,明隋兩道長城穿村而過,居然還有一條千百年來沖刷而出的紅砂岩土層山溝,這就是徒步愛好者的聖地。「縣上前兩年也在長城邊修了木棧道,想發展旅遊業,但是遊客從哪來、具體怎麼干,我們也是一籌莫展。」紅溝梁村黨支部書記馮明海接過話。

此刻我的腦海里,打造紅溝梁村旅遊品牌,逐漸浮現出一條路線圖。我邁出的第一步,讓很多村裡人大吃一驚。2021年8月,一個抖音帳號「見證紅溝梁」出現在很多人的視野。既然要發展旅遊,咱就先把紅溝梁的知名度打出去,很快,一個個短視頻作品上傳,圍繞紅溝梁村自然地貌、歷史人文和民風民俗,「見證紅溝梁」以樸實的視角、有趣的講述,很快圈粉,越來越多人在網上看到了紅溝梁。一個媒體同行笑稱,「我是沒想到,一個村子的抖音帳號在短短一個月就有兩千多的粉絲。」縣文旅局有人告訴我,「紅溝梁村過去十年在網上的關注度恐怕都沒這麼高,你這是要把紅溝梁炒成網紅村的節奏。」

說實話,我也沒想到能有這麼高的關注度,而且其中一條短視頻瀏覽量達到5.3萬,評論388條、點贊3438,有當地老鄉留言「原來我的家鄉這麼漂亮」,外地網友留言「我一定要去轉轉」。更讓我開心的是,一些旅遊業界和相關部門的朋友關注到這個帳號,都很肯定這種宣傳和發展旅遊的想法、做法,這也給我和村「兩委」帶來更多信心。

得到肯定,鼓足信心,我們邁出了第二步。2021年的夏秋,我頻繁帶人往返於村裡的長城和紅溝,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依靠身邊的人脈資源邀請各界朋友來紅溝梁出謀劃策。旅遊界一個朋友告訴我,發現旅遊資源和整合旅遊資源是兩回事,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挖掘當地長城和紅溝旅遊資源的產品屬性,也就是人們到紅溝梁參觀長城主要看什麼、怎麼看,徒步紅溝怎麼走、線路怎麼規劃,只有形成產品屬性,才能吸引來旅遊和相關產業的投資商。

連續跑了一個月長城和紅溝後,我總結出紅溝梁村發展旅遊產業的兩大賣點、一個特色,圍繞長城旅遊資源,紅溝梁村要著重打造網紅打卡和觀光旅遊為主線的模式。站在長城木棧道上,看著一望無際的戈壁和草原,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蒼茫感,每一個站在這兒的人都有拿出手機拍照打卡的衝動;圍繞紅溝和戈壁最適合打造徒步露營為主題的旅遊模式,當我們漫步在全長五公里的紅溝內,徒步愛好者們會瞬間有種身臨新疆紅山谷的感覺。這兩種旅遊模式也是當下西部旅遊最受熱捧的旅遊產品類型。於是,一份《紅溝梁村旅遊產業可行性調研報告》於當年8月底送到了鎮政府主管領導的案頭,紅溝梁村正式邁出了發展旅遊產業的關鍵一步。

正如「見證紅溝梁」能引來如此高的關注度,我沒有料到紅溝梁村的旅遊發展藍圖居然引來了央企關注,一家央企背景的公司正有投資鄉村振興相關產業的意向,公司負責人告訴我們,第一次到村調研,就發現當地旅遊資源和特色農產品融合發展有很好的基礎,通俗講就是,「遊客來到紅溝梁,不僅能夠大塊吃肉,還能大飽眼福」。

經過多輪調研規劃,紅溝梁村旅遊產業發展規劃路線圖逐漸清晰,圍繞長城和紅溝戈壁旅遊資源,打造集觀光休閒民宿、灘羊數字化養殖銷售為一體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為當地農村發展、農民增收開闢了新路徑。(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採訪整理)

[ 責編:王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359e047bbdad7fb65b6b5842b38b9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