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醫療龍頭,凈利同比跌超40%,還有機會嗎?

2023-10-31     凱恩斯

原標題:曾經的醫療龍頭,凈利同比跌超40%,還有機會嗎?

這兩天很多藥企大漲,但復星醫藥的三季報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48%,相比於轉型創新藥特別堅決的恆瑞醫藥,企業拐點,仍未到來。

復星醫藥股價連續跌了兩年多,都在說三季報不怎麼樣,確實非常難看,其實去年同期新冠藥品是貢獻了很大一部利潤的,而且這回沒有了新冠貢獻的利潤,也計提了新冠及其相關商譽後的利潤。數據不好也是能想到的。現在新冠部分商譽減值計提了,之後沒有這部分商譽了,復星也輕鬆點,多看看復星醫藥新品創新藥,這回三季報的銷售是較同期增長30%,是大的亮點,新品創新藥銷售放量,這也是復星醫藥今後的預期。

來具體看看復星的業績情況,和手裡的幾個大單品賣得怎麼樣。

復星手裡的大黑馬

2023年前三季度,復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307.00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83億元(其中,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4.7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24.62 億元。但是不含抗疫產品的話,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 11%;不含抗疫產品,製藥業務新品及次新品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今年上半年的時候覆必泰、新冠抗原及核酸檢測試劑等抗疫產品的營收已經出現下滑,並且拖累業績了。

到底拖累多少,復星沒有具體的說,也不知道三季度的時候拖累了多少。復必泰對業績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也不小。

其他支撐業績的就是手握多個熱門單品,像PD-1抑制劑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CAR-T療法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

今年上半年,漢斯狀實現收入5.56億元。而且今年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新增獲批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適應症。現在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已獲批四項適應症,分別為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以及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而且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同步放療用於局限期小細胞肺癌(LS-SCLC)治療的國際多中心 III 期臨床研究完成歐盟首例患者給藥。

漢曲優是中國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也是首個中歐雙批的國產單抗生物類似藥,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57.1%。

創新藥裡面,還有一家企業復星凱特值得期待。今年年中,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用於治療一線免疫化療無效或在一線免疫化療後12個月內復發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的上市註冊申請於近日獲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這也標誌著奕凱達二線適應證正式上市,是國內上市的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這款藥的意義重大,因為當時我們境內尚無用於治療一線免疫化療無效或在一線免疫化療後12個月內復發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復星凱特奕凱達新增二線適應證的獲批上市,瞄準了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人群,給瞄準了一線免疫化療無效或復發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奕凱達也是我國境內第一款獲批的用於本次新增適應證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

產品出來了,還有稀缺性,雖然沒看出來到底賣了多少,但這款藥的市場應該有一些,後續的產品或適應症陸續進入臨床階段。雖然這款產品不是復星自己做出來的,屬於復星BD過來的。只要專利進到了合資企業,應該會為復星醫藥創造利潤。

復星醫藥其實是很擅長BD藥物。復宏漢霖就斯魯利單抗注射液(PD-1 抑制劑)與 KGbio 達成協議,在原來的東南亞 10 個國家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增加中東北非區域的 12 個國家進行合作。今年10月,復宏漢霖和Intas 達成許可協議,復宏漢霖將斯魯利單抗注射液(PD-1 抑制劑)在約定歐洲地區和印度的獨家商業化等權益授予 Intas,以提升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可及性和認可度。像BD藥物蘇可欣上半年銷售了4.77億元,同比增32.7%。

仿製藥是復星醫藥最擅長的,但是大家也發現了,醫藥市場裡,集采之後做製藥的藥企這幾年受到的爭議比較多,估值被市場壓得很低,做創新藥的藥企被吹捧的很高,估值就變得很高,大家好像也不太去仔細去看這幾藥企到底做了什麼創新藥?是不是真做出來了,好像只要是藥企說自己是做創新藥的,大家也不管有沒有產品落地,賺沒賺到錢,搭上創新兩字就給高估值。

等到最後發展創新藥藥企還沒有產品獲批上市,股價也會慢慢下來了。復星醫藥走的什麼路呢?即有仿製藥,也有創新藥,當然了還是以,仿製為根本。這是復星擅長的方向。利潤的基本盤也是來源於仿製藥。好處就是相比創新藥,仿製藥利潤研發風險較小,雖然競爭激烈,毛利相對不怎麼高,但利潤增長比較穩定,能夠對沖業績增長的波動,並為自己的創新藥的研發提供支撐。

債務可控,問題不大

一直有人說復星的債務問題,復星醫藥子公司非常依賴復星醫藥擔保融資。到今年八月底,復星醫藥實際對外擔保金額摺合人民幣275.27億元,約占2022年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的61.74%,2022年其凈資產為446億元。占比比較大,不過也還沒有逾期擔保。

風控體系覺得擔保總額占凈資產的比例應該控制在30%以內,比例越高,風險越大,要是現金流支持不住,容易出現資不抵債,復星醫藥61.74%的擔保比例高出警戒線很多。

之前復星的流動比率不太健康,前兩年在1左右,比如今年一季度,復星醫藥的流動資產合計是351.8億元,流動負債合計為324.7億元,流動比率還是1.084。企業要保持短期償債的能力,流動比率要維持在2:1左右。復星醫藥的流動比率遠低於這個範圍。背後若是什麼時候覆星醫藥發生信譽風險,其現有的償債能力恐怕難以應對可能的危機。但是上半年復星的流動比率在1.67,已經處於一個比較健康的狀況了。

相比其他藥企,復星系太龐大了,做了很多業務,這就導致復星債務問題比較多。有核心資產之外,還有很多非核心資產,這些非核心資產很多還沒能夠回本賺錢,核心資產卻要承擔這些。但這兩年整個經濟狀況趨向弱勢,經濟周期下行期的時候,藥企若還是怎麼大手筆的做非核心資產,資金和債務壓力都會很大的。

復星當然也想到了,誰都不敢貿然和經濟周期對著干,開始處置鋼鐵板塊資產,轉讓永安保險部分股權,估清或大幅減持青島啤酒、招金礦業、中山公用等。快速回籠現金流。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2fb288f3cb03a8ac4337001e573c4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