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普洱茶的乾淨?為何茶友都說喝普洱就要喝乾凈的普洱茶呢?

2022-06-10   生茶張

原標題:什麼是普洱茶的乾淨?為何茶友都說喝普洱就要喝乾凈的普洱茶呢?

茶是很純粹的東西,它不矯揉造作,結結實實地經歷了日曬雨淋,再通過層層工藝的揉捻打磨,才最終匯聚成一碗茶湯。茶乾淨,滋味才純正,喝起來才舒服。那為何茶友喜歡喝乾凈的普洱茶呢?何為乾淨的普洱茶?

乾淨一詞,在漢語解釋里是指沒有塵土、雜質等,而對於普洱茶而言,遠遠不止這些。

茶的乾淨,應該是表里如一,里外都潔凈,主要體現在看不見的乾淨、看得見的乾淨和喝得到的乾淨上面。

一、看不見的乾淨

1、茶樹的生長環境

我們知道,普洱茶的好壞,第一個要素是原料,原料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普洱茶的質量。而原料的基礎是茶葉,茶葉的基礎是茶山,所以,茶山就是普洱茶的根基。如果這個根基不穩固,那普洱茶的根基就會很脆弱。

幸運的是,普洱茶的根基——雲南茶山,是最為穩固,最為優越的。

俗話說「好山出好茶」,雲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全世界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理氣候稟賦,雲南茶山不僅出好茶,並且地域遼闊,出全國最多的好茶。

原始的生長環境,優良的土質,純凈的水質,完整的生態。好山好水,才有純凈的韻味。

古茶園地形多以高山為主,植被覆蓋率高,整體生態環境較好。古茶樹數百年來與森林中的植被混合生長,從自然的環境中獲取水分和養料,無農殘、無過多人工干預,幾乎跟生態可以畫上等號。

2、工藝

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普遍更加注重食品衛生安全,關於普洱茶的生產加工也有制定相應的標準,工人們的操作也會更加規範化。

製作工藝是否精細到位、生產環境是否乾淨衛生,與茶葉的乾淨息息相關。

制茶工藝日益成熟的今天,茶廠也努力做了很多工作,從採摘,到攤晾,到殺青,最後製成成品,全程不落地。

毛茶製成後,人工精心剔除和靜電除雜,儘可能多地去掉灰塵雜質。

普洱生茶(緊壓茶)的工藝過程:採摘攤晾殺青揉捻曬青挑選稱重蒸壓乾燥包裝。

曬青,殺青等環節都影響著製作出來後茶葉的品質。工藝到位,原料好的普洱,才具備收藏價值。

因為茶氣和茶韻不是時間能給予的。時間只會讓茶變得柔和,更加完美!如果存的本就是品質低的沒什麼內涵的茶,那麼多年後,也只是在茶湯上更加柔和一點。

3、倉儲

如果說,普洱茶從鮮葉採摘到加工配製,是茶生命創造的開始,那麼,存茶就是茶生命成熟、延續、光輝,發揮其「越陳越香」真正價值的過程。

在這個緩慢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捨得「花心思」——嚴格控制溫濕度,選擇合適的倉庫大小,且乾淨無異味,定期「翻倉」,還要時刻注意不同的季節氣候對茶的影響與變化。

茶葉,具有吸濕及強吸附性,很容易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及異味,若貯存方法稍有不當,就會失去了風味,影響品質和價值。

所以在茶本質如此的情況下,倉儲的溫濕度控制與異味控制便顯得十分重要。

普洱茶採用獨特殺青工藝,茶物質保持完整且活性很大,如果儲存茶的地方有異味或者其他雜味,就很容易串味,影響到茶葉的氣味和口感。

二、看得見的乾淨

肉眼判斷茶是否乾淨,可以從干茶的條索、湯色的透亮程度、葉底是否色雜略知一二。如果幹茶條索不清晰,碎末較多,說明這款茶沒有經過認真地篩選細分。

如果湯色渾濁、不透亮,杯底還有沉澱物,那就表示這款茶的異雜物較多,製作環境不夠潔凈。

看茶餅、看條索,好的普洱茶餅整潔乾淨,極有光澤,條索清晰粗壯;聞茶香,好的普洱茶聞起來有一種山野香味,清新自然,沒有雜味、堆味。

普洱生茶的葉底一般以黃綠色、暗綠色為主,其柔韌度比較高、富有彈性。而且生普的葉底通常保持整葉狀,有條有形,沒有雜色。

在購買的時候,如果您看到茶葉葉底不能完全展開,多褶皺,或出現雜色,那麼很有可能不是好茶。

三、喝得到的乾淨

茶葉是入口的飲品,好茶讓人身心愉悅,協調舒適。茶葉口感的乾淨是指滋味、香氣純正,沒有異雜味。

茶葉的滋味豐富,味道純正,沒有不屬於茶的味道。乾淨的普洱茶,經過歲月的陳化,老茶口感醇厚,入口順滑,湯色紅濃透亮。

好的普洱茶泡出來的茶水明亮清透,喝起來口中生津,沒有麻舌或喉嚨乾燥的感覺,喝後還能感覺一股茶香味。

自己品鑑普洱茶的時候,可參考十字要口訣判斷:甘、滑、醇、和、順、柔、活、厚、粘、稠。

如果品飲的普洱茶具備這些特點,那就是好茶;反之,如果品飲中有麻、叮、判、刮、酸、苦、澀、燥、干、雜、怪、異、霉、辛、飄等特點,均為不好的普洱茶。

另外,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嘴以及感知器官是不會騙人的,一款好的茶葉飲用後必定是令人愉悅、爽快的。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