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項指標出台,監測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是否緊密

2024-11-02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11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制定的《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監測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發布。《指標體系》重點體現人員、技術、服務、管理下沉基層導向和緊密型要求,供各地對照標準穩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同時,為落實中央為基層減負精神和要求,《指標體系》精簡指標數量,進一步提高指標的針對性和敏感性,將評判標準和監測指標合併,總體指標數量減少到14條,其中定量指標11條,定性指標3條。

甘肅省隴西縣菜子鄉衛生院的青年醫生正在查房。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攝(資料圖)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是我國近些年正大力推進的一項醫改工作。縣域醫共體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由縣域內的龍頭醫院帶領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共同組成的醫共體,這是提升縣域內醫療水平的重要抓手。由於醫共體內涉及的單位眾多,如何保證醫共體單位緊密配合,關係到縣域內百姓就醫質量和就醫體驗。

《指標體系》中,以「服務協同聯動」這項指標為例,要求統一縣域醫共體內規章制度和技術規範等標準,醫共體內外轉診規範有序順暢,做好跟蹤接續服務。信息系統數據互通共享,遠程醫療延伸到鄉村,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共享。健全縣域醫共體傳染病監測預警。

「資源統一管理」指標要求,縣域醫共體統一人員招聘和使用,統籌平衡縣鄉兩級績效工資水平。對成員單位單獨設帳、集中核算,或實行統一帳戶管理。藥品檢驗資源統一管理,暢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縣級醫院用藥銜接。

2023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由試點轉向全面推進,並制定了全面推進的時間表、路線圖,對縣域醫共體建設外部管理、內部運行、完善服務、支持政策等做出了明確規定。截至目前,全國各省份基本實現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階段目標。為及時總結和評判全面階段的進展情況,制定並發布了《指標體系》。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要求,各地要加強工作指導,強化結果運用,確保縣域醫共體建設紮實推進,取得實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151979d749f4c47690b0bc0bf3cd0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