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十周年】金橋片區:向有全球影響力的「智造創新集聚區」加速邁進
從一片荒蕪的農田,到成為全國製造業園區的排頭兵,30多年來,在創新驅動的浪潮中,金橋開發區砥礪奮進,勇立潮頭。
作為全國首個以先進位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發展雙核心的自貿試驗片區,金橋開發區是上海能級最高、質量最好、貢獻最大的先進位造業基地之一,也是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
歷經 「加工金橋-製造金橋-智造金橋」的一次次蝶變,藉助自貿區制度創新的東風,如今的金橋,正向有全球影響力的「智造創新集聚區」加速邁進。
從「加工金橋」到「智造金橋」
金橋開發區於1990年開發建設,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一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2012年轉型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40.38平方公里);2015年4月納入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範圍(面積20.48平方公里);2020年4月,金橋南區1.52平方公里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正式掛牌為綜合保稅區。
在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金橋歷經4次產業大轉型,從出口加工傳統製造業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兩輪驅動以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的高端產業體系,完成「金橋加工金橋製造金橋智造」的演變。
金橋勇當上海乃至全國製造業轉型發展的標杆,推動企業創新、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生動地詮釋了轉型升級必須保持總量、質量、速度三者的有機統一。特別是納入自貿區擴區範圍後,金橋抓住發展機遇,不斷推動轉型升級,將原有的汽車製造、電子信息、家用電器、食品和生物醫藥等傳統支柱產業,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不斷融合發展,轉型升級為現在的「未來車」「智能造」「大視訊」三大硬核產業。
目前,開發區內集聚高新技術企業232家,總部企業59家(跨國公司總部企業33家),上市公司14家,世界500強在金橋設立了46家企業,億元園區(樓宇)7個。其中每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不斷躍升,2020年55家,2021年新增97家,2022年新增127家。
多個「全國第一」「上海第一」在這裡誕生
以聚焦「貿易便利化和投資便利化」為目標,以自貿區制度創新、擴大溢出效益、擴展輻射效應等方面為著力點,金橋取得了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後制度創新的「九個第一」,並不斷擴大溢出效應、擴展輻射效應。
——第一家實現離岸貿易跨境結算企業。結合自貿區金融改革,金橋管理局取得人民銀行跨境業務部、外匯局支持,助推片區內沃爾沃建築設備投資(中國)公司打通跨境業務結算壁壘,先行試點並取得成效,成為第一家實現離岸貿易跨境結算的企業。
——第一家非海關特殊監管區開展轉口貿易業務企業。2019年,在多方努力下,沃爾沃公司再次取得離岸轉手買賣的突破,成為第一家非海關特殊監管區企業開展轉口貿易業務。
——第一家融資租賃和商業保理機構。2013年9月,國務院出台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允許在自貿試驗區成立的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為融資租賃企業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2014年12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後,金橋深入推進金融開放和金融制度創新,助推沃爾沃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成為擴區後成立的第一家融資租賃兼營商業保理的外商獨資企業。
——第一家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註冊企業。針對化妝品企業新品審批流程漫長、上市周期長等問題,藉助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紅利,助推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家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註冊企業。將進口非特化妝品的准入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辦理時間從3—5個月縮短至5天,實現國內化妝品與國外基本同步上市,推動浦東成為全球化妝品的「國內首發地」。
——第一家特殊區域貨物分類監管企業。2016年,上海自貿區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複製推廣,位於金橋的費斯托(中國)有限公司在第一時間享受到這一政策。從2017年2月24日項目立項,到3月28日非保物料監控與屬地海關實現無縫對接,4月12日海關各部門聯合驗收正式通過,經過短短40多天時間,費斯托公司成功複製推廣了自貿區「貨物分類監管」的政策向金橋出口加工區(南區)的覆蓋,成為第一家成功申報該項業務企業。
——第一家外資食品檢測認證機構。2015年7月,美安康質量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在金橋註冊掛牌,得益於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即外商投資進出口商品認證公司的設立在負面清單管理之外,公司短短半個月就落戶,成為上海自貿區擴區後的第一家外資認證機構,幫助中國國內生產的食品和出口美國的食品、農產品以及食材原料的企業進行本土化測試和認證,縮短認證周期,節省認證成本。
——第一家獲批電信增值牌照的外商投資企業。2015年4月,入駐金橋的中移德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移動與德國電信最新組建的合資企業,成為首家拿到增值電信牌照的車聯網運營合資企業。正是上海自貿區在增值電信業務上的開放舉措吸引了公司的進駐。在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上海自貿區允許外資企業經營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電信業務,助力「車聯網」在區域內形成集聚效應,推動整個產業鏈在此蓬勃發展。
——第一家外商投資金融教育機構。2015版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中首次取消了對非學制類職業技能培訓的限制。這一開放過程,打破了原來僅限中外合作辦學方式成立外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局限,給外資創新教育理念進入中國職業技能培訓領域打開了大門。隨著普華永道商務技能培訓(上海)有限公司等一批國際優秀的技能培訓企業入駐,外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在上海浦東集聚發展。
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不斷完善、「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成功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紅利推動下,瑞士金融理財規劃商學院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金橋片區註冊成立了瑞伯職業技能培訓(上海)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家「金融理財規劃師」專業培訓的外商獨資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
——本市第一家由市級政府機關認定的全球總部。2001年科思創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在上海金橋成立,2011年集團在浦東設立了地區總部。通過在經營過程中不斷賦能,於2020年進一步提升能級,將該公司更名為科思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大幅擴大其地區總部的職能和業務範圍 ,全方位覆蓋區域管理、創新、經營、投資等各項綜合性功能,涵蓋聚碳酸酯業務部全球總部、塗料、粘合劑及特殊化學品業務部亞太總部、亞太區創新中心、亞太區市場營銷總部、亞太區會計共享服務中心、亞太區IT中心、全球採購亞太中心、亞太區環境健康安全質量中心,旨在全力打造多功能復合型的綜合性總部。2020年7月2日,科思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被市商務委審核通過並認證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聚碳酸酯事業部全球總部、其他事業部和職能部門亞太區總部),成為上海市第一個由市級政府機關認定的事業部全球總部,實現總部增能效應。
5G+未來車、智能造、大視訊,煥發全新動能
吸引世界五百強紛至沓來,建起億元園區交相輝映。近年來,金橋以優勢產業5G技術為引領,聚焦三大硬核產業,不斷深化構建優質的產業生態。
這裡,5G磁吸力不斷擴大。
華為上海研究院、諾基亞貝爾等5G技術全球引領者,中移動、中國信通院等國內ICT產業與標準領頭羊將業務集聚金橋,與上下游頭部企業共同營造「金橋5G產業生態園」,在5G+未來車、5G+智能造、5G+大視訊等領域率先實現技術引領、場景示範、產業集聚,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商用建設正與工業生產有效融合,成為上海市「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園區」。
這裡,「未來車」加速馳騁。
金橋瞄準以「新能源汽車+智能車聯網」為導向進行科技研發,建設涵蓋新能源車整車測試、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智能網聯汽車系統集成運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了以上汽通用整車企業為龍頭,集聚泛亞汽車研發中心、聯合汽車電子、聯創汽車電子、法雷奧、海拉電子、蒂森克努伯、李斯特技術中心、李爾、馬勒熱系統、上汽英飛凌等核心零部件企業的產業集群。國內企業也在迅速崛起,孕育出鋰電池隔熱膜行業的「隱形冠軍」—恩捷公司,湧現出中移智行、通敏車輛檢測、海立、黑芝麻智能、幾何夥伴、拿森、科列、恆勁動力、龍感等在「未來車」相關細分領域的潛在隱形冠軍群。去年8月31日,金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正式啟動,這是全國首個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區應用場景,也是國內首條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首批開放測試道路12條共計29.3公里,有57個信控路口,是目前上海風險等級最高的開放測試道路,華為、威馬、斑馬、小米、滴滴等智能網聯汽車新勢力紛至沓來。
這裡,智能造實力凸顯。
加速從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金橋的智能製造呈規模化和高端化發展,成為國內製造業生產要素最豐富、配套設施最齊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示範區之一。目前集聚了新松協作機器人、哈工大服務機器人、擎朗送餐機器人、安翰膠囊機器人、弗萊威家居機器人、衛邦醫療機器人等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機器人,培育了帆聲圖像、索辰信息、鴻之微、仙工智能等一批人工智慧、工業軟體科技公司。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業應用於傳統產業,推動上汽通用等龍頭企業在全業務鏈開展智能製造集成創新與應用,帶動園區製造業提質增效,實現了從生產製造向製造服務和智造創新二元復合發展,為金橋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力,增強金橋製造服務在全球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裡,大視訊(數據港)引領前沿。
金橋開發區是全國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綜合實力最強的園區之一,擁有最完整的「龍頭企業+基地+中小企業集聚」移動網際網路視聽生態產業鏈,被國家科技部授予「上海金橋移動網際網路視訊產業集群」銘牌,上海首個獲得「5G超高清視頻產業示範基地」的園區,正打造全國領先、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面向未來的新媒體產業和在線新經濟,將成為深化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內涵的重要戰略空間。金橋擁有中移動咪咕和中電信天翼國內最大的兩家運營商視頻基地,更有符合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的央視與央廣等國內最權威的集成播控平台,集聚了網達軟體、璨廣視訊、承承網絡等百餘家內容和軟硬體提供商。推動AR/VR等新一代網絡視聽技術與上汽通用等實體企業項目合作,跨界融合打造「虛實結合」新業態。下一個千億級規模產業正在快速崛起中,金橋的又一張金牌名片為園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新動能。
面對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未來,金橋將著力提升國際規則銜接能力,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高質量發展;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銜接,集聚人才、資本、科技等全球高端資源;圍繞重點產業發展制度瓶頸和高能級產業發展生態圈建設,瞄準價值鏈高端領域、產業鏈核心環節,培育更高能級的產業生態鏈。
文字:須雙雙
供圖:金橋管委會
編輯:李志豪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