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半個月就到「雙11」,相信不少人已經摩拳擦掌,而「雙11」前後也正是網絡詐騙的高發期,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中招。
雙11將至 「剁手」慎防詐騙
廣州市民陳小姐喜歡在網上購物,某天一名自稱是「淘寶客服」的人找到了她,說她帳號有異常,現在幫她解決。
廣州市民陳小姐講述,「客服」告訴我最近購買了什麼,然後在哪裡買的,信息非常詳盡,我於是就相信了他是真的客服人員。然後說幫我做財產登記,把財產轉到指定帳戶。
一涉及金錢,陳小姐就有點警覺。誰知道對方套路更深。
陳小姐稱,剛開始讓我轉少量的錢,然後都有返還,告訴我操作沒問題,中途還告訴我反詐騙知識,獲取我的信任。
於是陳小姐開始大額轉款,一共轉了16萬元。最後直到家人接到警方的提醒,找到陳小姐,她自己才發現原來碰上真騙子了,於是立即報警。目前警方已經幫陳小姐追回3.8萬元。
此外,除了冒充客服,朋友圈裡轉發的優惠紅包、優惠充值等活動也要小心。
廣州市反詐中心民警余奕箭介紹,有些詐騙分子雙十一前,冒充商家給個二維碼掃描,說可以充1000送10000,這種被詐騙後是無法追的。
警方提醒,詐騙花樣即使有千萬條,市民防騙其實就要牢牢把握兩個原則。
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潘國良提醒,第一,千萬不要向陌生人轉帳,不認識的人,如果對方通過QQ、微信假冒老闆、家人頭像,一定要通過電話再核對。第二是不點擊、不掃描身份不明的連結和二維碼。
你被促銷簡訊騷擾了嗎?
如今,每個人手機的簡訊列表里,除了個人日常往來信息外,堆積最多的,可能是商家推送的促銷信息了。而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臨近,這一類信息又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近日,不少人表示,每年的"雙十一",幾乎都是在促銷簡訊的簇擁下來到的,但這些促銷簡訊對購物並未起到實質作用。
記者:收得多不多?
莆田市民:挺多的,都是以前買過的店發過來的。
記者:一天大概能收到多少條?
莆田市民:十來條吧。
莆田市民感覺有點困擾,因為自己會買的東西,就會自己進店去看,如果不需要的話,也不會因為那些信息而受到影響,還是比較理性。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讓人不堪其擾的促銷信息,並不是商家廣撒網式投放的,而是精準、定點發送。
莆田市民林女士表示,大概從十月十六七日開始就收到很多簡訊,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收到六七十條,到雙十一前幾天,還會有一個暴增。
小編也中招了....
其實早在2015年,工信部就發布了《通信簡訊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規定:簡訊息服務提供者、簡訊息內容提供者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簡訊息,違者可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除此之外消費者也可以下載相關軟體,對這些信息進行攔截。
莆田思陽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春金表示,根據《通信簡訊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二十七條,用戶也可以向簡訊息服務提供者投訴或者向12321舉報。
來源:央視經濟信息聯播(cctvjjxx)
聲明:本文為轉載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有價值信息,非商業用途,如有侵權,敬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