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的企鵝》是一部很有趣的動畫,不僅僅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對於成年人來說,這部動畫裡面的劇情編排到武打橋段的設計都讓人感到驚艷。起碼裡面的企鵝們在打架的時候是真打,導演巧妙地利用了每個動物的特點,針對性地去設計它們的性格。
不過這部動畫更有趣的是劇情,反派為什麼成為反派?有時候只是因為反派的三觀很清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有人開始同情娛樂作品中的反派了。為什麼?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失敗後的反派看起來很可憐,更能抓住人們的同情心以及生活不得已者心中的共鳴。
可反派一開始被人討厭,都是有原因的。
動畫中的大反派章魚的三觀有點奇特,它原本是動物園裡面最受歡迎的章魚,直到它發現企鵝變成了動物園裡最歡迎的動物,甚至連自己的小粉絲們也變成了企鵝的忠實崇拜者了。
於是章魚受到了冷遇,它過上了很糟糕的生活。可奇怪的是,章魚並沒有去怨恨不給自己提供良好住所的動物園工作人員,也不去怨恨那些「始亂終棄」的粉絲們,反倒是怨恨企鵝了。
這就說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當一個人受到了傷害之後,他不去怨恨那個傷害自己的人,反倒是去怨恨那些沒有受到傷害且生活美滿幸福的人。
一般會擁有這種心態的,多半已經把自己符號化了。只有不把自己當人,把自己當成一個東西、一個物品的時候,才會希望自己這件物品賣得好,受歡迎。一旦發現別的物品賣得更好了,心裡就會不舒服,恨不得別的物品趕緊出問題,這樣自己的東西就能贏回口碑。
這其實已經形成了一種類似市場競爭的想法,但人生永遠不會是那樣。人活著同樣也不是為了和別人攀比,比誰好、比誰不好。就是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別人說的話不重要,別人的人生也同樣不重要。
而動畫中的章魚就是陷入一種偏執的狀態中,或許你我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狀態:迫切地希望別人過得不好。
動畫中的章魚是可悲的,他把所有目光放在那個過得幸福的人身上,而不是那些傷害自己的人。等到了後期,明明章魚已經成為博士了,它「站」起來了,擁有了自己的人生,什麼名利、財富和地位通通到手了,但是章魚依舊沒有走出那個邏輯怪圈。他在乎的是別人的傷害和自己的冷遇嗎?並不是,他在乎的只有自己,他不在乎真相,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想法。
就好像在現代社會中,部分人發表對某些案件的評價一樣,難道這部分人真的會在乎受害者可悲的處境嗎?他們會在乎他人的貧困並且想要幫助他人改善處境嗎?並不是,遇見強姦案的時候,會有人站出來說受害者本身不檢點;遇見扶老人被訛案時,會有人站出來說本就不應該善良;遇見明星猝死案時,會有人抨擊那個明星本身不是正經人。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一群人在混淆概念,然後在遇見同樣三觀的人時,他們聚集在一起就凝結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可其實這樣很可悲,因為世界永遠不會按照你所想的那樣去發展。
我們討厭自私的人,但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也是自私的話,就會認為自私才是常態。可等到自私的人真正觸犯到我們利益了,又會生氣。
所以歸根究底,大部分人討厭的不過是損害自己利益的人。因為自私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利益被損害,而所有的自私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秩序,也造就了很多矛盾。
這個時代很有趣,伴隨著各種娛樂文化的興起,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好像都變得不再重要了。就像以前我們喜歡一個明星,或許會因為他的演技好,也或許會因為他唱歌很好聽。可是現在呢?現在的人們喜歡的不過是會說幾句搞笑的話,隨便做幾個動作的人了。
當女團節目變成了作秀節目,當選秀節目變成了搞笑節目,當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忽視,人們好像越來越去追求可以短暫滿足自己快感的事物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沉下心來欣賞一段優美表演的,因為那需要很強的專注力,以及一定的信息積累。
網際網路的出現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也剝奪了人們追求信息的能力,在各種觀點輸出的現在,當所有人都開始用一個「年輕」去概括所有玩笑和不正經的言論、態度等等。或許在娛樂時代,你我都變成看客了。
其實這部動畫的主角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如果拋去它們企鵝的外表,就只是一群中年大叔帶著一個小年輕人,且法律意識非常淡薄,一無所有地度過餘生。
對比起來,反派章魚的角色好像更加勵志,它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它不再是他人眼中的玩物,但可悲的是它陷入了另一種偏執的情緒當中。
不去在乎那些對你生命根本不重要的事物,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懂,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人到這個世間走一遭,好像總是會忍不住去在乎一些所謂的人之常情。那些人們約定俗成並且不會刻意去討論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道德就是「人之常情」。
生活在同一個空間裡,的確人應該去接受一些事情,這樣有利於群體的穩定。但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也有過度的問題,當人們的生活物質需求都得到滿足了,就會有人希望去追求精神上更高境界的東西。但精神上的追求可不簡單,一旦有差錯,就會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淺短的人生呀,有人選擇得過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