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國一定要吃的泰國菜,原來暗藏這些玄機

2019-12-11     泰國留學網

有人說,上帝一定是在做飯時打翻了調色盤,這才有了泰國菜。

享譽世界的泰國大廚McDang在《泰國烹飪準則》一書中這樣寫道:

每個國家的飲食都有屬於自己一本厚厚的檔案,它反映著這個國家的文化、環境、獨創性和價值觀。對泰國菜來說,這本檔案是複雜的、專注於細節的、重視色彩的。我們不僅僅在乎食物的味道,同樣在乎它的顏色、它的氣味,以及每一種食材的互相融合。

在吃泰國菜時,食客們已經深陷它所構成的色彩美學。中旅君今天要揭開泰國菜布下的誘惑「陷阱」。

紅色系

紅色在色彩心理學中是非常強烈且有活力的顏色,能使人感到心情振奮。所以紅色食物是最能勾人食慾的食物了。

泰國香草烤雞

雞腿泡在醋、蜂蜜、粽糖、魚露、醬油以及多種香草中,等味道深深地融入肉里,再拿到明火上烤,烤好的雞腿散發著紅色的誘人光澤。

黃色系

黃色能刺激大腦活動。黃色系的食物看上去偏酸,味道比較刺激,能讓人產生食慾。

芒果糯米飯

糯米加入等比的水和椰漿蒸熟後放涼,擺上切好的芒果,撒上脆脆的黃色米碎,澆上椰漿,搭配出絕妙口感。這種街頭小吃只要40-60泰銖一盒。

香蕉蛋餅

酒店門口賣100泰銖一個,夜市只要25塊。

香蕉蛋餅的外皮有點像中國的蔥油餅,用很多油混著面一起煎熟,脆脆的外皮包裹軟軟的香蕉,再澆上巧克力醬或是煉乳,本以為會甜得發膩,試過才發現真的很香。

炸魚餅

用一種特別的小工具將肉從魚身上刮下來,打成魚肉餡再下油鍋炸,外皮香香脆脆,裡面的魚肉新鮮又彈牙,要記得蘸一點酸甜醬吃。

黃咖喱雞

黃咖喱不如紅咖喱、綠咖喱那麼辛辣刺激,加入椰漿,入口更加溫和。雞肉吃不吃無所謂,湯汁一定不能浪費!

泰式蟹盒

金燦燦的蟹殼裡面,裝著用蝦肉、蟹肉、豆腐、豬肉、雞蛋炸好的內餡,配上濃郁的咖喱,和單獨吃螃蟹的感覺很不同。

咖喱面

用肉骨湯做湯底,加上咖喱醬調製的湯頭,配上蛋面,吃的時候可以放入豆芽、鹹菜和洋蔥,最後撒上炸得金黃香酥的麵條和蔥末,辛香濃郁。

綠色系

綠色代表著鮮活、生命、自然,我們在吃綠色的蔬菜時,會與新鮮、清淡、健康等詞產生聯想。

蝦醬空心菜

空心菜本來是很普通的綠色蔬菜,卻因為蝦醬的存在突然變得光芒萬丈起來。不管空心菜怎麼用蒜蓉炒、腐乳炒、肉末炒,都不如加一點蝦醬那麼讓人回味。

白色系

白色食物很容易讓人產生清淡、乾淨、低卡路里的感覺,白色對調節視覺和安定情緒有一定的作用。

椰漿西米露

椰漿和西米都是透明略帶白色的,混在一起不分你我。

柚子沙拉

清爽的柚子用椰奶、辣椒油、糖混煮的醬料拌好,再加進蝦仁或雞絲,最後撒上烤過的椰絲或碎花生,別樣的東南亞風情。

雞蛋豬肝粥

熱滾滾的白粥加上新鮮的豬肉、豬肝,吃的時候再放上一個生雞蛋,最後撒上蔥薑絲,滴上魚露、醋、砂糖、胡椒粉,這種粥的滋味在中國可相當少見。

紅黃色

最能夠增進食慾的莫過於紅色與黃色的搭配,這兩種顏色的搭配會使人增強飢餓感,肯德基、麥當勞的包裝基本以紅色加黃色為主,麥當勞的紅黃包裝還曾被評為最佳食物包裝。

咖喱蟹

幾乎是所有去泰國的人一定要吃的一道菜。螃蟹紅紅的殼,浸在濃郁稠密的金黃色咖喱醬汁中,蟹肉的清甜一點都不會被咖喱所遮掩,吃到停不下口。

紅咖喱牛肉

能吃辣的人一定要記得點紅咖喱,不管是紅咖喱蝦、紅咖喱雞還是紅咖喱牛肉,後勁十足的辣味都能在吃完一大塊肉之後從口腔深處竄上來。

馬沙文咖喱雞

這種咖喱被稱為咖喱之王,是泰國南部的特色,將辛辣、椰漿、香甜和鹹味融合在一起,厚重與濃香是馬沙文的最明顯標誌。

中性色與冷色調

打拋豬肉

用打拋葉這種香草炒豬肉碎,顏色不太鮮亮,味道還可以,有點像中國北方的肉沫醬或者是南方的肉臊。

清蒸韭菜粿

晶瑩剔透的糯米皮,包裹住經過調味的韭菜上鍋清蒸,顏色透亮好看,不過吃起來沒有中國的韭菜餡餃子香。

椰子糕

泰國超級常見的甜點,有普通的白色椰子糕,也有千層椰子糕,椰子並不是香氣異常濃郁的水果,所以椰子糕也不像香蕉煎餅或者芒果飯那樣濃香撲鼻,淡淡的清香和微甜的口感在一堆爭奇鬥豔的食物中,反而顯得格外特別。

紅黃綠

冬蔭功

泰國「國湯」,只要說到泰國菜,沒人會不知道它。像交通燈一樣艷麗的顏色,酸甜咸辣皆有的口感,蝦、草菇、西紅柿、檸檬草、高良姜和檸檬葉,再怎麼炎熱的夏天,也能幹了這滿滿一大碗。

碳烤豬肉飯

以泰國香米飯為底,上面鋪滿碳烤五花肉、叉燒肉,淋上酸酸甜甜的醬汁,旁邊再擺上一棵蔥(好多泰國菜上面都擺著一棵蔥),顏色真的好刺激。

菠蘿飯

去泰國餐廳吃飯的人,十有八九會叫一份菠蘿飯當主食。蒸出來的糯米飯有一種菠蘿的甜香氣味,比普通炒飯裝在菠蘿的殼子裡好吃很多。

橙汁雞

雞胸肉或者雞腿,泡在酸酸甜甜的橙汁里,混合了辣椒、大蒜、洋蔥的辛辣味和腰果的甘香,配以碧綠色的蘆筍,讓人胃口大開。

黃綠配

泰式炒米粉

來泰國沒吃過炒米粉還敢回國嗎?很多餐廳的第一頁餐單都是以pad thai(炒米粉)開頭。泰式炒米粉用魚露、辣椒、香蔥調味,很多人不習慣泰式炒米粉比較甜的口感。

咖喱魚糕

魚肉打成泥,上面覆蓋厚厚的黃咖喱,再點綴少許椰奶和青菜絲。味道嘛,見仁見智咯。

香蘭葉雞蛋燒

泰國的夜市基本都有的小吃。把蛋液、蟹肉或者蘑菇倒入葉子編織成的船型容器中,用炭火烤熟。

紅綠配

青木瓜沙拉

青木瓜切成絲,把番茄、辣椒、椰糖、魚露、醬油等混合搗碎製成的汁拌入,加上翠綠的豇豆和鮮紅的辣椒、胡蘿蔔。

綠咖喱雞

綠咖喱之所以綠,因為加了青辣椒、檸檬草、九層塔、青檸。

泰式生菜卷

牛肉碎用姜蒜炒過,放入紅綠辣椒、西紅柿,用淺綠色的生菜葉包裹住牛肉碎,紅綠搭配,食慾大開。

(「插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HS9m4BMH2_cNUgrt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