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在農村的人,有三個工作值得嘗試,別看不起眼,但收入不會差

2019-07-08     農言微語

文/三農欄目「農言微語」

導讀:留守在農村的人,有三個工作值得嘗試,別看不起眼,但是收入不會差,做的好或許比打工強。

最近10年來,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正在逐漸拉大,這是所有農民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實際問題。想要提高自己的收入,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也不難,就是離家外出去沿海城市工作。打工的確讓農民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但是農村家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那就是一家人常常聚少離多,很多人不得不忍受和妻兒長期分居兩地的局面。

所以,很多年輕人雖然在外地拿高薪,但是卻依然留戀著自己的家,因為外出務工不能親自照顧妻兒、贍養老人,很多農民也在想著即便少掙點錢,也要返鄉尋求出路。於是,在很多農村就出現了一些「留守」的年輕人。現在很多農活用上了機械,所以農村人口的閒暇時間也變多了。於是,很多人也在找新的掙錢機會,一方面能充實自己的閒暇時間,另一方面自己也可能找到新的掙錢門路,從而提高家庭收入。在筆者看來,農村的「留守人口」,可以嘗試下這三個工作,做得好比外出打工強!

1、可利用資源回收

在農村拾荒,也就是收購舊書、舊報紙、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雖然不起眼,但是收入卻不差,一些在農村從事廢品回收的人員,一天100以上很正常。這得益於現在國家提倡保護資源,濫砍濫伐樹木的現象得到遏制,於是可回收垃圾的性價比得到明顯提高。於是,很多工廠都會大量收購可回收資源並再次利用。留守在農村的人可以自己上門收購廢品,也可以是自己開廢品收購站,前提是自己有資本和想法。

2、農村傳統物件製作

以前,農村有很多匠人或手藝人,例如吹糖葫蘆、雕刻或木匠等,這些手藝人也非常受人尊重。由於大家選擇外出務工,導致很多傳統手藝幾乎絕跡。不過值得高興的是,現在網絡上或市場上一些手工製作品卻受到熱捧,能夠賣出不低的價格。如果你是一名留守在農村的手藝人,可以重新拾起自己的拿手絕活,通過製作傳統物件,未來收入或許比打工還強,前提是要重視建設傳統物件的銷售渠道。

3、產品代加工

由於用工成本上升,現在很多沿海城市的工廠遷往內陸地區,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工廠為了提高自己的產量,就將一些簡單容易上手的手工活,發放給農民進行加工,例如彩燈、玩具或衣服製作。在筆者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經濟模式,一方面工廠的產品可以提高,另一方面留守農村的人口也能提高收入。目前代加工的工價普遍不高,適合一些帶孩子的家庭主婦。不過這裡面也隱藏著商機,那就是成立小型加工廠,在農村招募工人幫助工廠生產產品,這或許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出路,值得留守人口考慮,做得好比外出務工就要強很多。

農村的工作機會雖然少,但是如今城鄉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工作在農村也有了生存的土壤。筆者介紹的三個工作,有零成本的,也有需要技能的,也有需要投資的。大家具體選擇做什麼工作,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決定。我們相信,未來農村的發展,也會慢慢變得更好。在你看來,還有哪些工作適合留守在農村的人,歡迎留言告訴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pBXmwBUcHTFCnfUU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