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逐步企穩,量能制約反彈高度

2019-10-09     牛牛論大盤

周三大盤在美股大跌影響下出現較大低開,但多方隨即開始反擊,收復失地,收盤三大股指均以紅盤報收。大盤已有企穩跡象,但由於量能依然有限,大盤仍需震盪築底。

節後兩個交易日,A股頑強收陽,沒有受到外圍大跌影響,表明多方力量逐步增強。尤其是今日漲停家數開始增多,市場投機氛圍有升溫跡象,而跌幅超過5%的家數開始明顯減少,這都表明短期指數上已無需過度擔心。今日收盤,上證指數站上5日線,這是近期第一次收盤站上。明日大盤5日線將由向下轉為走橫,5日線的是短線的靈魂,短期大盤已有走穩跡象。但要想反攻感覺還需蓄勢,以目前的量能水平,大盤仍難有大起色。主要原因估計還是10月份不確定因素較多,多數機構仍不敢大舉進場所致。謹慎的投資者仍可耐心等到大盤突破10日線,5日線向上拐頭再說。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和融資買入的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但在如此規模增量資金進場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表現卻不溫不火。 很多人都覺得有些納悶,為啥資金紛紛進場,股市卻不漲?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無非就是一邊有人進場,一邊有人離場。 近期,A股市場在滬指3000點上下徘徊,大股東減持的現象也越發明顯。 2019年9月重要股東公布的減持計劃對應市值合計約452億元。近10個交易日(9月17日~9月30日)共錄得624條高管減持記錄,涉及234家上市公司,合計減持量達3.06億股,減持金額為47.95億元。 2019年前三季度,重要股東合計凈減持167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99%。截至目前,年內公布且正在進行的減持計劃規模合計3000億元(部分已經實施),總體待減持規模仍比較高。 另外,今年大股東減持還有「新花樣」。截至9月20日,已經有48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施了換購ETF的間接減持計劃,在大股東拋售這些ETF份額後,將累計變現超過200億元。 由於大股東作為公司高層,具有信息優勢,因此對未來潛在業績下滑、對目前公司股價高估有著更準確的判斷,且大量集中減持對市場也會產生抽血作用,對存量博弈的市場存在明顯壓力。 結合今年一些減持比例較大的案例來看,股東大幅度減持預示著當季度潛在的利潤下滑,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未來股價的走低態勢。 10月解禁規模有所提升,投資者需警惕個股減持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vbsW0BMH2_cNUgNa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