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年之後,該如何養生長壽?建議:不吃3種飯,不睡3種覺

2019-12-04     澤宇營養師

人過了中年之後,會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不再年輕,如果不注意保護養生,那麼就難以健康長壽。



並且,中年之後是我們常說的生命的「高危期」,也就是說這時候身體的一些小毛病會慢慢的顯現出來,給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擾。

那麼,中年之後,想要養生,想要健康長壽,該如何做呢?其實可以做好這些事情,或許會有不小的幫助。

中年之後如何保持年輕態?記住:不吃3種飯,不睡3種覺,健康相伴

不吃3種飯

1、不吃太晚的飯


我們平時吃飯,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也就是在這時間段里我們應該要吃東西,這樣飲食才規律,才健康。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早上起得晚,導致吃早餐晚;中午貪玩導致吃中餐晚;晚上因為加班而吃晚飯晚,這些均是不健康的飲食,也是不規律的。

我們的腸胃是有生物鐘的,不在相應的時間裡吃飯,自然對腸胃健康是不利的。尤其注意晚餐,如果晚上吃得過晚,不僅加重身體的負擔,而且還容易導致身體發胖,會帶來心血管相關的疾病,這是值得注意的。

2、不吃重口味的飯


在現實中,有很多人喜歡吃比較重口味的飯。因為這樣吃起來才有食慾,如喜愛吃偏咸、偏甜、偏油的食物,尤其是有不少人喜歡下館子吃飯,去飯店吃飯等等。

吃這些重口味的飯菜,是比較容易攝入過多的鹽分、糖分、油脂,從而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發生,尤其對中年人來說。

在現實中就是有不少中年人愛吃重口味食物,下館子、去飯店大吃大喝,最終導致疾病纏身,給身體帶來了巨大的痛苦,這是值得警惕的。

3、不吃隔夜飯



一些人平時比較節儉,一些飯菜沒吃完可能會放到明天再吃,尤其是一些農村裡的人。這雖然是節儉的表現,值得提倡,但是其中潛藏著對健康的威脅還是不能忽視的。

隔夜飯經過一個晚上往往會滋生一些細菌和微生物,如果室外溫度較高還可能會變質,吃了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從而影響身體健康,這在夏季會比較常見。即便是放在冰箱裡面,仍舊會有細菌和微生物的滋生,也是不能放得過久的。

因此,建議是不吃隔夜飯,最好是當天的飯菜當天吃完,不留著過夜。如果實在是吃不完而過夜了,那麼吃的時候一定要再次加溫煮熟,這樣才能夠殺死細菌和微生物,以免導致對身體健康的危害。

不睡3種覺

1、不睡「補覺」



這裡的不睡「補覺」指的是不要睡為了熬夜而補的覺。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晚上喜歡熬夜,經常熬夜到很晚,然後白天補覺,以為這樣能夠彌補熬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熬夜對身體的傷害不是補一次覺就能夠彌補的。相信大家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熬夜之後雖然通過補覺,但是仍舊覺得身體難受,頭腦昏沉。

這其實是因為熬夜擾亂了生物鐘,而白天應該清醒卻在補覺,更進一步擾亂生物鐘。整個生物鐘亂了,人體的正常運轉也會跟著亂,這樣自然就會感覺難受了。並且熬夜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不是簡單的睡個覺就能夠彌補的。

2、不睡「生氣覺」



這裡的不睡「生氣覺」指的是不要帶著生氣、煩悶的情緒去睡覺。因為這樣不僅難以入睡,即便睡著了睡眠質量也不高。

當人帶著生氣的情緒入睡的時候,人的精神是比較亢奮的,正所謂憤憤不平,自然是難以入睡的。而即便是睡著了,夢中也會做一些負面情緒的夢,讓人難受,睡得不香,易驚醒,因此睡眠質量也是不高的。

還有就是,帶著生氣的情緒睡覺,誘發心肌缺血,會傷肝、會長色斑、會加速腦細胞衰老等等。

可見,「生氣覺」對身體健康危害是蠻大的,在平時多注意控制下。

3、不睡「飯後覺」


不睡「飯後覺」指的就是不要一吃飯完就睡覺,而是最好是飯後半個小時之後再睡。因為吃飯完就睡覺,會降低腸胃的活動能力,會導致腹脹、腸胃不適的發生,並且也會影響到睡眠的質量。

還有就是飯後立馬睡覺,睡覺時身體處於靜止狀態,新陳代謝緩慢,這時候吃的飯的熱量就很容易在體內存起來,從而容易使得身體發胖。而發胖之後就容易帶來各種心血管疾病,這是值得注意的。

在現實生活中,就有不少人吃完飯就立馬睡覺,不僅食物難以消化,腹脹難受,而且睡眠質量也不是很好,並且長期下來腰圍變粗,體重上升,這都說明了「飯後覺」的不好,值得在平時注意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1j2m4BMH2_cNUgbg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