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我們前線收到一批杭州捐贈的防護服,包裹中夾著一封三年級小學生的手寫信,醫護們傳閱後感動不已,一定要給孩子回信,請大家幫忙尋找孩子家長。」3月3日夜裡近10點,
身在武漢的杭州市支援武漢第三批醫療隊
領隊鄧旻,請同在抗疫前線的同事
杭師大附院感染科教學主任龔玲,
在醫院的媒體群里
發布了這樣一則尋人啟事
這是馳援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266位醫護們,第一次收到孩子的手寫書信,字裡行間真摯的祝福,讓不少為人父母的醫護們在遠方感動落淚,也讓266人的「臨時家長」鄧旻感懷。
當天深夜,好消息傳來,寫信的男孩和家人找到了。
夾在防護服里的書信感動266位醫護
一定要給孩子回信,一定要找到孩子家人
這段時間,杭州的愛心人士和組織一直在為武漢前線捐款捐物,杭州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林樂清和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領隊鄧旻,陸續收到了362件家鄉杭州捐贈的防護服。
不過3月3日一早,打開其中一個包裹時,接收物資的隊員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工程師張駿意外發現,60多件防護服里還夾著一封信,白色信封上寫著「致親愛的白衣天使」。
這是誰寫來的呢?他忍不住好奇心打開信封,裡面是一位三年級男孩的「真情告白」——
親愛的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護叔叔阿姨們:
你們辛苦了!
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你們在一線全力搶救病人,工作很辛苦!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讓我們的城市陷入黑暗。你們就像白衣天使一樣,給了我們希望,保護著人們的健康。我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也可像你們一樣保衛我們的家園。希望疫情早點結束,你們能早點平安回家,加油!
信里的字跡工整清秀整潔,落款是杭州濮家小學三(2)班宋俊宇。張駿立刻拍了照片上傳到了隊員群。
「我們266人的醫護群,不少人已為人父母,大家都被男孩字裡行間的懂事打動,一定要給孩子回信,於是我提筆寫了回信,感謝他的理解支持,同時要給孩子一些鼓勵。」一定要找到這個孩子的家人,醫療隊「大家長」鄧旻這樣想著,於是有了開頭的一幕。
「寶藏男孩」有個熱心公益的媽媽「兒子通過寫信的方式支持鼓勵醫護人員"
尋人信息發出沒幾分鐘就有了迴音,男孩媽媽的電話就打聽到了,她和鄧旻領隊互加了微信,此時,孩子已經熟睡。
這是一個怎樣的「寶藏男孩」呢?3月3日深夜,男孩媽媽唐女士在電話里聊起了兒子。
「信是2月29日那天寫的,花了一個小時。兒子先打了一遍草稿,修改後認真抄在了信紙上。」
唐女士平時熱心公益,正巧,前段時間省心促會下屬的遊戲治療專委會在招募「抗疫小先鋒」,徵集孩子們在疫情期間創作的繪畫、手工、信件等優秀作品進行展出,「當時聽說這個公益組織要向武漢馳援醫護捐助一批防護服時,我就主動聯繫,希望能將孩子的心意轉達過去,為醫護叔叔阿姨們加油打氣。」
這段時間,通過媽媽的手機,宋俊宇看了不少武漢一線醫護的視頻和新聞。聽說叔叔阿姨們為了與病魔抗爭,一開始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臉上也滿是護目鏡和口罩的壓痕,感動之餘,決定以寫信的方式給他們支持鼓勵。
「兒子常對我說,醫護叔叔阿姨們太辛苦了,希望他們能早一點平安回來。」在媽媽唐女士眼裡,兒子比較內斂,不太善於表達,但卻懂事、有主見,熱愛科學,「我也希望從中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今後對社會有所貢獻。
說起這個杭州小男孩,深夜,鄧旻隊長也感觸頗多。
「這是一個特別有童心有愛心的孩子,能想到關心關愛遠方的叔叔阿姨們,非常難得。收到來信後,我認真寫了一封回信,希望代表266位醫護,感謝孩子的一顆真心。孩子把我們看成前線的勇士和英雄,作為大部隊的『臨時家長』,我也想和孩子說說心裡話,給他一些鼓勵。」
浙貝母清瘟,蓯蓉當歸來醫療隊「臨時家長」給孩子寫了封回信
鄧旻將回信做成了圖文形式,標題仔細斟酌,取為「浙貝母清瘟,蓯蓉當歸來」。「意思是浙江寶貝們的媽媽們遠赴武漢清除瘟疫,會在科學防護和技術保障下,從容面對疫情救治病人,最終定能打勝仗平安回家。」
親愛的俊宇小朋友:
你好!看到你的來信,戰鬥在武漢抗擊疫情的叔叔阿姨們很激動、很感動,大家傳閱反覆閱讀,讀到淚目;孩子,我們也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也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大家思鄉念鄉之情油然而生!
2020年我們過了一不尋常的春節,一隻毒蟲侵擾了我們華夏大地,尤其是武漢我們的姐妹城市,曾經喧囂的城市突然安靜了下來,仿佛什麼都靜止了,數以萬計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孩子染上了疾病,又有多少個家庭孩子失去了父母,父母失去了孩子,國家有難,武漢有災,我們身為醫務人員,白衣戰士,自當擔當使命,「國有召、召必應、應必戰、戰必勝」,於是我們出發了,離開了家鄉、 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孩子,來到了武漢,來到了疫區,只為早日打敗毒蟲。
俊宇小朋友,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地方,一家大醫院,我們管理了100 張病床,救治了100 多個病人,你一定要問我們「為什麼看不見病人呢?」孩子,因為他們在隔離區里,走廊盡頭那扇門後便是他們接受治療的住地。 我們要進去就要穿成這個樣子,是不是像個「太空人」?是啊!這是我們的「武裝」,一身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穿脫它至少要將近1個小時,穿上它不一會兒就會大汗淋漓,憋悶難忍,但是為了病人我們每天穿著它進入隔離病房看病人工作4到6個小時,在裡面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甚至不能多說話,當然更不能上廁所,噓!叔叔阿姨都穿著你小時候用過的尿不濕呢!
看到這個照片你會笑吧?怎麼樣,像不像養蜜蜂的「養蜂人」呢?是的,這是叔叔阿姨給病人要做檢查採樣時的穿著,因為採樣很危險是離病毒最近的操作,所以一定要在太空服外邊再加上幾層, 確保安全,採樣檢查結果出來後,就可以把判斷住院的病人是不是好了。
這張照片是一個病人阿姨好轉出院時的情景,那天武漢天氣晴朗,阿姨笑容明亮燦爛,我們的精心治療護理有了回報,我們一起送她離開醫院,阿姨哭了,一個勁兒地謝謝杭州醫生、杭州護士,還不停地說:「我終於可以回家照顧我的孩子了!」
俊宇小朋友,你一定也關心叔叔阿姨們的吃住吧?孩子別擔心,自從我們來到這裡,無論國家還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市衛健委都很關心我們,當地政府和人民也給予了各種幫助,我們浙商團隊也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物資保障,我們都挺好的,有足夠的精力打敗小毒蟲。
俊宇小朋友,我們和你一樣期望早日打敗毒蟲,結束戰「疫」,平安回家,也請你相信,浙貝母清瘟,蓯蓉(從容)當歸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將重逢!在沒有口罩和病毒的日子裡,看花紅柳綠,聽朗朗讀書聲!
最後,祝你和你的同學們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報效祖國!
杭州市支援武漢第三批醫療隊全體叔叔阿姨2020年3月3日於武漢
題目釋意:浙貝母清瘟,蓯蓉當歸來
1、浙貝母、蓯蓉、當歸——三味中藥;
2、浙貝母——寓意「浙江寶貝們的媽媽們」;
3、清瘟——馳援武漢清除瘟疫;
4、蓯蓉——同「從容」,意在科學的防護下,技術的保障下從容面對疫情救治病人;
5、當歸——打勝仗平安回家。
你們都是浙江的寶,一個都不能少!
等你平安歸來!
記者 柴悅穎
編輯 小杜
杭州日報 誠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