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朋友圈,拉黑了那個喜歡哭窮的人

2019-10-20     今夜情感

three

文|今夜情感

01

他的朋友圈,拉黑了那個喜歡哭窮的人

在人的思維之中,總會不經意的放大自己的苦痛,總覺得自己活得比別人更慘。

在電影《再次出發》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痛苦是我的常客。

所有的人都覺得痛苦會伴隨自己前行,於是在生活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大群人:抱怨,哭窮。

他們哭窮的方式和呈現方式有許多種,見了閨蜜聊天也哭窮,和別人打電話也哭窮,而發一個朋友圈的時候,也在哭窮。

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實驗,是一個有關街頭採訪的節目:

主持人準備了一個問題,叫做:如果讓你選擇,你願意和一個經常哭窮的人交流,還是願意和一個經常炫富的人交流?

試驗結束之後,得到了這樣一個答案:大多數人願意和炫富的人交流,對於哭窮的人則是非常反感。

我們都知道哭窮和炫富是兩個極端的狀態,人生本該是平淡的,即便是有一些人特別的富有,一些人特別的窮,但是那只是少數。

大部分人都是在處於平淡的狀態中,世界沒有你想的那麼完美,也沒有你想的那麼糟,刻意的炫富和刻意的哭窮,都是最虛偽的狀態。

很多人始終想不明白,兩者都是虛偽的代表,那麼為什麼在生活中,秀優越感的人會更受歡迎一些呢?

因為沒有人喜歡負能量的事情。

沒有人喜歡負面的事情,所有人喜歡的都是積極,正能量,他們喜歡被正能量包圍,喜歡那些健康快樂的事情。

02

如果你跟一個人去訴苦,那麼這個人剛開始一定會安慰你勸導你,但是如果你每一次見這個人都訴苦,那麼這個人一定會遠離你。

曾經和我一起工作的老闆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剛開始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都是正常聊天,問候一些比較瑣碎的事情。

後來熟悉了之後,老闆娘就跟我在一起開始聊她家庭裡面的事情。她總是在抱怨她的老公不夠理解她,她在抱怨她的家人不夠照顧她。

剛開始的時候非常耐心的去安慰她,但是後來我才發現,她完全把我當成了一個樹洞,當成了一個垃圾桶。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相處之後,我有了一種想逃離的衝動。

沒有人喜歡負能量,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很多挫折和磨難,其餘的時間都是用來開心的,所以說沒有人會真正關心和在乎你的磨難有多苦。

而「哭窮」,也是負面情緒的其中之一。

有的人用哭窮的方式去訴苦,總是在抱怨自己不如別人,自己活得比別人差,但是這樣的吐槽方式,只會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糟糕。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成熟,就是把哭泣調成了靜音模式。

所以一個人的成熟,就是學會不抱怨自己的人生。

不要去哭窮,哭窮只會讓你的人生越來越糟糕,只會讓那些本來親近你的人更加的遠離你。

所以,用一種正確客觀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人生,你會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03

《風雨哈佛路》的女主角,就是人生最好的榜樣。

其中的女主角莉茲,從小的時候,她的命運簡直就是地獄一般的黑暗。

從出生下來,她所面對的人生就是其他人無法想像的。

她的父親和母親都是「隱君子」,而她的爺爺是一個嗜酒如命的船長,她的外公是一個酒鬼,外婆也是精神失常。

她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就是上學,但是這一個看似平凡的願望,卻成了她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5歲的時候,她家裡的經濟收入就是靠政府的一些救助金,但是這微博的救助金,怎麼能支撐這樣一個破碎的家庭。

她脫離了家庭之後,流落街頭,就以撿廢品為生,後來認識了自己的朋友佩奇。

從佩奇那裡得知有一種特殊教育方式,就是可以通過業餘的時間,也可以參加學習考試等等。

後來經過不懈努力,2000年,莉茲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

在2009年的時候,她從哈佛畢業,她的姐姐也獲得大學文憑,成為教師。

如今她是充滿優雅氣質的成功女性,全球各地發表演講,還成立了一個叫「明明白白生活」的公司,向希望改變生活環境的人提供培訓。

對於她的一生來說,她最應該感激的是自己,是她自己心中不放棄的精神。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誰的人生是遠離苦難的,而只有永遠沉浸於抱怨和叫窮當中才是失敗者,真正的強者,只會笑對人生。

人生就像是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待人生,人生就怎麼回饋給你。

當你選擇堅強,在未來的某一天,人生會讓你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4D720BMH2_cNUg6w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