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排便=身體吸10根煙?關於「排便」你不得不知的7個真相

2019-12-29     叮噹快藥

上廁所,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一件「生理大事」,有人習慣早晨起床後排便,有人則習慣飯後排便,還有人晚上才有便意...

  去一趟廁所,將腸胃中的各種食物殘渣排出體外,整個人都舒暢了很多,簡直不要太爽了。

  好像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一天一便才正常」,「固定時間排便更健康」

  網絡上也有這樣的說法:「一天不排便就相當於身體吸10根煙」,事實確實如此嗎?到底怎樣的排便規律才是正常的?關於排便的7件事,一起來說道說道。


  一、什麼是便秘?

  美國胃腸病學會 (AGA)將慢性便秘定義為存在以下2個或2個以上症狀,且至少達到3到6個月:

   排便頻率減少(每周排便少於3次);

   排便費力;

   糞便變形;

   糞便乾結;

   排便不盡感或直腸肛門阻塞感;

   需手法輔助排便及未使用瀉藥時罕有稀便。

  如果只是偶爾的排便不出,或排便辛苦,可能只是身體的正常反應,不用過分緊張。


  二、早晨起床後和飯後兩小時排便,真的會延長壽命嗎?

  答案是:幾點排便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排便一定要規律。每天有規律排便的人,身體才可能更健康。不論是早上、下午還是晚上,養成自己的排便生物鐘最重要。

  不管是每天排便一到兩次,還是兩三天排便一次,只要自己的排便比較規律,都是正常的,不需要矯枉過正。


  三、長時間不排便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易形成頑固性便秘

  大便長時間停留在腸管中,腸道會對大便中的水分和部分有毒物質進行二次吸收,促使糞便乾結,誘使便秘的發生,長此下去容易形成頑固性便秘。

  痔瘡和肛裂

  長期便秘,排便過於用力會使肛管粘膜向外凸出,靜脈回流不暢,久而久之形成痔瘡;糞便劃破肛門管,形成潰瘍與創口,容易造成肛裂。

  大腸癌

  研究表明,便秘是誘發大腸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便秘者,由於大腸粘膜與致癌物質長期不斷接觸,就有可能發生癌變。據資料表明,嚴重便秘者約10%患有結腸癌。

  盆底綜合徵

  如果長時間不排便,直腸對於糞便刺激的敏感性會降低或消失,使得糞便在大腸內停留的時間過久,水分被吸收過多而使糞便乾燥,就會導致便秘,還容易引起一些盆底綜合徵症狀,例如盆底壓迫感、大便失禁等。

  心腦血管疾病

  便秘造成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發作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因大便排出不暢而過度用力摒氣,會增加腹壓,血壓也同時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出血、中風猝死等。

  情緒焦慮

  經常排便不暢會導致患者的情緒焦慮,甚至導致抑鬱情緒。影響正常工作和社交;心理焦躁再反過來導致便秘加重,惡性循環。

  注意:

  很多人上廁所不方便時憋大便,長期刻意憋大便,導致盆底壓力和腸管壓力增加,容易誘發痔瘡的生成。


  四、便秘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飲食結構不合理;

   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喝水少;

   憋便;

   精神緊張焦慮;

   腸梗阻;

   腸道良性/惡性腫瘤;

   藥物等因素。


  五、香蕉真的能治療便秘?

  不少人出現便秘之後,認為吃香蕉口感軟而滑,非常易吞食,所以會有潤腸通便的功能,可以用來緩解便秘。

  真相是:很不現實!

  通便要靠膳食纖維,單純依靠香蕉的膳食纖維來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是很不現實的。

  香蕉的膳食纖維的含量並不突出,梨和火龍果的含量都比它高。

  而且市面上出售的香蕉大多是後期催熟的,生香蕉里有大量的「鞣酸」,它有非常強的收斂作用,能讓蛋白質凝固,吸收粑粑里僅存的水分,粑粑就會變得更干更硬。

  六、什麼情況下需向醫務人員尋求幫助?

  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排便的次數也會有所差異。

  一般出現以下症狀,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症狀為新發的,或者說對於自身排便習慣來說是不正常的;

   連續幾天都沒有排便;

   反覆便秘持續3周以上;

   嚴重影響生活;

   合併症狀,比如便血、體重下降、發熱、乏力等;

   家族裡有患腸道腫瘤或者炎症性腸病的。


  七、怎麼預防和治療?

  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

  練習每晨排便一次,即使無便意,也可稍等,以形成條件反射。同時,要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

  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合理膳食

  建議每天攝入充足的水分,多吃蔬菜、水果和雜糧等食物,補充膳食纖維,保證規律的作息,堅持適當運動。

  針對有輕微便秘症狀的親們,專家給大家推薦幾款膳食,部分食譜為廣東省中醫友情提供,既可以預防和治療便秘,又能滋養身體


  核桃蓯蓉粥

  原料:核桃仁30g,肉蓯蓉20g,粳米150克,蜂蜜適量。

  製法:核桃仁磨成粉狀,粳米洗凈,與肉蓯蓉一起煮粥,米熟爛後將核桃粉加入再煮,待無核桃生油氣後即可食用。

  用法宜忌:晨起熱服,此粥溫熱之性,平素陽盛體質者慎用。

  適用人群:陽虛便秘者(症見大便乾結、腰酸肢冷、夜尿頻多)。

  功效解析:核桃仁益腎補腦,潤燥滑腸;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


  決明桑葚蜂蜜飲

  原料:決明子10g,桑葚20g,蜂蜜20ml。

  做法:將決明子搗碎,加桑葚,置於適量的清水中煎煮10分鐘左右,拌入蜂蜜攪勻後飲用即可。

  用法及宜忌:每日1劑,早晚服。大便稀溏、易於腹瀉者不宜服用。

  適用人群:腸燥便秘者(症見:大便乾結,燥如羊屎,口乾舌燥)。

  功效解析:決明子明目降脂,潤腸緩瀉,用於治療腸燥便秘;桑葚補肝益腎、生津潤燥、烏髮明目;蜂蜜補腎脾、潤腸、潤肺,利於通便。


  核桃芝麻枸杞糊

  (適合產後或懷孕的朋友)

  材料:芝麻粉150g,核桃肉100g,枸杞子30g、紅糖適量。

  製法: 將核桃肉打碎備用。芝麻粉先用涼開水打糊,放入鍋內已滾開水中充分攪拌,再入核桃肉、枸杞,煮熟成糊狀,調味即可食用。

  專家點評:產後便秘以血虛為多,固當以補血潤燥為主。這款膳食除了潤腸燥以外,還能補肝腎,益精血補陰,幫助身體機能自能恢復的功效。

  小貼士:有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妊娠的產後婦女,可用代糖替代紅糖或紅糖放少量。

  
紫薯胡蘿蔔雙色發糕(適合 7 個月~10歲的小朋友)

  紫色部分:紫薯 50 g,麵粉 50 g,糖 5 g,酵母 1 g,泡打粉 1 g,熱水適量。

  紅色部分:胡蘿蔔 50 g,麵粉 50 g,糖 5 g,酵母 1 g,泡打粉 1 g,熱水適量。

  製作步驟:1、製作菜泥紫薯和胡蘿蔔削皮後切小塊,蒸熟後稍加些熱水用攪拌機打成泥,將兩種泥分別放在蒸鍋里保溫備用。

  步驟二:準備紫薯麵糰。將 50 g 麵粉鋪在揉面墊上,依次將酵母、糖和泡打粉倒入。然後加入溫熱的紫薯泥,開始揉麵糰。如果麵糰太干,可以少量多次加入熱水,將麵糰揉搓至表面光滑,稍許有些黏手的狀態即可。

  步驟三:準備胡蘿蔔麵糰。用步驟三相同的做法,製作胡蘿蔔泥麵糰。

  步驟四:發麵。取一個有些深度的碗,用保鮮膜或保鮮袋鋪開墊在碗裡面,先將紫薯泥麵糰平鋪一層,然後再將胡蘿蔔泥麵糰平鋪在上層。然後放在溫暖處發酵約 1 小時。這裡丁媽分享一個小訣竅,可以放入燒開水後的蒸鍋內發酵。

  步驟五:蒸發糕。麵糰發酵好後,將碗取出。蒸鍋水燒開後,放入碗,中火蒸 20~30 分鐘。

  步驟六:切塊。取出發糕碗,趁熱剝去保鮮膜。稍許冷卻片刻,切開發糕,即可開吃啦。

  運動按摩

  順時針按柔腹部

  操作方法:保持站立位或者仰臥位,將兩掌重疊,置於臍周,沿順時針方向按揉全腹,注意力度要均勻的透進腹腔,感受到腸道跟隨手掌在腹腔中運動,要求腹部每次下陷2cm左右,每次15-20分鐘,每天2次。注意事項:順時針按摩腹部,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可能會適得其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_9ZW8BMH2_cNUgCp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