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效帶來希望|從CheckMate 141-深入解讀首個中國頭頸部鱗癌適應症生存數據

2019-11-29     醫脈通腫瘤科

2019年9月29日,中國首個免疫治療藥物歐狄沃

(納武利尤單抗)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擴大適應症,適用於治療接受含鉑類方案治療期間或之後出現疾病進展且腫瘤PD-L1表達陽性(表達PD-L1的腫瘤細胞≥1%)的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癌患者(SCCHN)。

隨著歐狄沃該適應症的獲批,標誌著中國頭頸部鱗癌治療正式邁入免疫新時代。

在此之前,納武利尤單抗單抗已被《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頭頸部腫瘤學臨床實踐指南》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兩部權威指南推薦用於SCCHN治

[1,2]

復發轉移性頭頸鱗癌治療亟需新手段

我國是頭頸部癌發病大國。據統計,2015年我國新發頭頸部腫瘤超過13.5萬例,死亡患者約7萬例。其中超過60%的SCCHN患者在確診時已經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3]。此外,在局晚期頭頸部鱗癌患者中,約50%會出現復發且多發生於2年內[4-6]。且預後不佳,一線治療失敗的復發性或轉移性患者5年生存率僅3.6%[7]。自上世紀50年代起,SCCHN的治療已經發展出手術、放療、化療及靶向療法等多種方法,但均存在顯著局限,接受傳統手術和放化療等手段治療的晚期患者5年總生存(OS)不足50%[3]。納武利尤單抗新適應症的獲批或將為此局面帶來一線曙光。

CheckMate 141是此次獲批的基石研究

此次獲批的主要循證證據來自於CheckMate141研究。CheckMate141研究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籤、III期研究,361例在接受鉑類化療方案後發生進展不足6個月的復發性SCCHN患者根據2:1的比例隨機接受每2周一次納武利尤單抗治療(3mg/kg體重,n=240)或標準單藥全身治療(甲氨蝶呤、多西他賽或西妥昔單抗,n=121)。主要終點為總生存率(OS),其他終點有無疾病進展生存(PFS)、客觀反映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安全性、生物標記物及患者報告的生活質量(圖1)[8-10]

圖1CheckMate141研究設計

納武利尤單抗可降低頭頸鱗癌患者死亡風險,提高生存率[10]

在361例進入隨機的患者中,兩組患者基線特徵基本一致,其中亞洲患者43例(11.9%)。中位隨訪時間為5.1個月(範圍,0-16.8)。納武利尤單抗組133例(55.4%)患者死亡,標準治療(IC)組85例(70.2%)患者死亡。

納武利尤單抗組患者中位OS為7.5個月(95% CI,5.5-9.1),對比標準治療(IC)組中位OS為5.1個月(95% CI,4.0-6.0)(圖2)。據估計納武利尤單抗組1年OS率(36.0%;95% CI,28.5 -43.4)約為標準治療(IC)組OS(16.6%;95% CI,8.6-26.8)的兩倍。基於在中期分析時已提前達到預設的臨床終點(OS),因此數據提前獲FDA審批。此外,患者接受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的OS長於任何一項標準治療:甲氨蝶呤(中位,4.6個月,死亡HR,0.64;95% CI, 0.43-0.96)、多西他賽(中位,5.8個月,死亡HR,0.82;95% CI, 0.33-1.28)以及西妥昔單抗(中位,4.1個月,死亡HR,0.47;95% CI,0.22-1.01)。

圖2 CheckMate141研究中兩組OS的KM曲線

根據預先設定的人口學和臨床亞組,所有亞組中, OS分析下死亡風險比(HR)使用納武利尤單抗治療對比標準治療均小於1(圖3)。

圖3 不同亞組中兩組OS

兩組間無疾病進展生存(PFS)無顯著差異(PFS或死亡HR,0.89;95% CI,0.70 -1.13;P = 0.32)。

2年隨訪結果顯示良好的長期生存獲益

隨訪2年結果顯示,納武利尤單抗組中位OS為7.7(95% CI:5.7,8.8)個月,而標準治療(IC)組患者OS僅為5.1(95% CI:4.0,6.2)個月(HR 0.68,95%CI:0.54-0.86)。納武利尤單抗較研究者選擇治療第二年可降低32%死亡風險, 2年生存率幾乎為標準治療(IC)組的3倍,在治療意向(ITT)人群中顯示出持久穩定的生存獲益(圖4)。

圖4 CheckMate141研究2年長期隨訪生存曲線

在CheckMate-141研究包括了不論PD-L1表達的經鉑類治療失敗的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癌患者。根據不同PD-L1表達狀態,將患者分為PD-L1表達陽性(表達≥1%)和PD-L1表達陰性(表達<1%)[11]。其中PD-L1陽性患者2年生存率提高超5倍。腫瘤PD-L1表達陽性的頭頸部鱗癌亞組中,接受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的患者兩年生存率為18.5%,而標準治療組為3.4%,提高超5倍,死亡風險降低45%(圖5)。

圖5 2年隨訪PD-L1表達陽性患者OS

此外,根據HPV狀態分層(HPV陰性 vs. HPV 陽性)和年齡分層(<65歲 vs. ≥65歲),患者均獲得了相近的OS獲益,提示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的OS獲益不受HPV狀態及年齡影響[1]。

與標準治療(IC)組相比,歐狄沃治療組的任何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 (61.9% vs. 79.3%),3-4級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60%至15.3%(標準治療組36.9%),且多數可控易管理。

復發轉移性SCCHN是我國目前臨床所面臨的難題,隨著腫瘤免疫發展,將有更多新的治療手段投入這一領域。CheckMate 141研究證實納武利尤單抗治療復發轉移性SCCHN患者可顯著延長總生存期,2年隨訪數據提示這一生存獲益可長期維持。納武利尤單抗治療SCCHN較標準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且多數不良反應可控易管理。納武利尤單抗單抗的獲批為SCCHN這一臨床難題帶來更多選擇和機會。

參考資料

1.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Head and Neck Cancers (2019.V1)

2. 《2019年CSCO 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

3. 郭曄等.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9;32(7):572-579

4. Pignon JP, le Maître A, Maillard E, Bourhis J. Meta-analysis of chemotherap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MACH -NC): an update>5. . Bernier J, Domenge C, Ozsahin M, etal,. Postoperative irradiation with or without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 N Engl J Med 2004;350:1945-52.

6. Cooper JS, Pajak TF, Forastiere AA, etal. Postoperative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high-risk squamous-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N Engl J Med 2004;350:1937-44.

7. Argiris A et al. Cancer. 2004;101(10):2222-2229.

8. Clinicaltrials.gov NCT02105636. Accessed June 12,2017.

9. Ferris RL et al. Oral presentation at ASCO 2016. 6009.

10. Ferris RL, et al. N Engl J Med. 2016;doi:10.1056/NEJMoa

11. Ferris RL, et al. Oral Oncology, 2018, 81:45-51.

OPDHN-OO-0014-191118-20111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JtG4BMH2_cNUgXs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