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天鎮守「雷神山」,終於等到激動時刻

2020-04-15     漢新聞

「68天的堅守,終於等到這一刻,希望一切皆安!」4月15日上午10時40分許,雷神山醫院辦公區,碧空如洗,紅旗獵獵,手捧武漢雷神山醫院頒發的沉甸甸的「服務之星」獎牌,武漢市公安局江夏區分局大橋派出所副所長李濤、江夏區交通大隊大橋中隊中隊長陳峰十分激動。

「68天處理380餘起糾紛、求助、諮詢,無一治安、刑事案件,這是一次最平安的駐守,在這裡的每個日日夜夜,值!」

累計收治2011名新冠病人的雷神山醫院關閉後會清理設備物資,警務室需要繼續運行一段時間。李濤表示,「全力站好最後一班崗」。

出征

李濤和陳峰捧著雷神山醫院「服務之星」的獎牌現場留念

「我宣誓,我志願投身雷神山警務室安保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努力奮鬥!」2月7日下午,雷神山醫院警務室正式掛牌,一個簡短而莊嚴的宣誓儀式後,警務室民警輔警迅速投入緊張工作中。

1月26日,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動工開建。1月27日,「片警」唐寅即帶領民警、輔警全力投入醫院建設工地的安保工作。

由於1.3餘萬名建築工人參與到醫院建設隊伍當中,且建設過程在網上吸引上千萬網友24小時關注,江夏區分局與醫院建設同步,籌建警務室,抽選最精幹的警務人員,維護工地及周邊區域的安全穩定。警務室建成後,分局黨委又及時將黨建工作延伸至警務室,成立臨時黨支部。

李濤是武漢市江夏公安分局大橋派出所副所長,軍運會時期就是軍運村警務室負責人,這次成立雷神山醫院警務室,他又是負責人。「雷神山醫院就建在軍運村的一個大型停車場,我熟悉情況。」突如其來的重大使命面前,勇於擔當的不止李濤,還有與之並肩的100多名戰友——負責路口巡控的特警突擊隊、負責交通保暢的江夏交警和增援的軌道分局民警。

「警務室民警需24小時駐守醫院,統籌醫院內部防範、現場事件處置、外圍交通疏導管控等各項工作,嚴防擾亂醫院正常秩序等案事件發生,確保醫院及外圍治安平穩有序。」李濤介紹說。

感動

陳峰與即將分別的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合影

見警燈、見警察、見警車,24小時巡邏,讓建設者隨時可以找到警察!

1月26日,建設隊伍剛剛進駐,江夏區分局大橋派出所即拿出切實可行的全天候巡邏機制。得知有100多施工人員住宿有困難,他們協調豹山村和柏木嶺村村委會,上門宣傳,動員村民騰出空餘房間,保障了所有工友有房可住、有地方可休息;發現道路功能需要提升,他們聯手大橋交通中隊一起清理黃家湖大道、柏木嶺路周邊道路,嚴格功能分區,劃分警戒線、施工區,確保施工車輛進出暢通有序。

工地內部,「警藍」身影忙忙碌碌。工人圖方便不戴口罩、不戴安全帽,巡邏隊員立即上前提醒糾正。工人遇難題,警務室上下溝通、協調。2月13日深夜,完工返鄉的20多名重慶農民工因高速路口封閉受阻。李濤接警後立即向施工方核實他們的身份信息,並上報分局協調,一小時後,警車護送他們順利踏上了返鄉路。

「類似的糾紛、求助,警務室民警共處置100餘起,有力地保障了雷神山醫院的建設。」

守護

李濤獲授獎牌

「立體防控、圈層管理,由內至外設置兩層防控圈,外圈以交通管制為主,核心圈以治安管控為主,實行嚴格管控措施。」

「所有進出車輛、人員進行嚴格檢查登記。」

李濤介紹,警務室投入運行後雷神山醫院如同上了一道「保險鎖」。警務室在醫院4個角落設立了4個崗亭,通過公共部位的監控系統,民警隨時掌握醫院內外及周邊情況。除警務室警力外,特警支隊和軌道交通管理分局分別派出40名特警和50名民警、輔警組成的突擊隊,支援雷神山醫院的安保工作。

2月21日,警務室接到報警,一車醫療物資不見蹤影。倉庫四周均有攝像頭且有專人看管,民警唐寅立即調看崗亭車輛記錄,「丟失」物資的時間段內並沒有貨運車輛離開。唐寅判斷,物資應仍在醫院某處。經查找,這批物資終於在另一間病房內找到,原來送錯了地點。

醫護人員一有困難,民警立即伸出援手。2月14日,來自遼寧錦州的支援醫生手機意外摔壞,無法與家人、朋友和同事聯繫,附近又無手機店營業。唐寅聽聞此信,記下醫生需要的手機型號,聯繫自己熟悉但尚未開門營業的手機店店主,往返數十公里,解醫生燃眉之急。

下班錯過班車,醫生步行回宿舍路程遠,警務室民警經常將警車當作醫護人員的「擺渡車」, 「他們是戰鬥在真正的一線,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我們一定要讓他們安靜、安心地工作!」

奉獻

李濤、陳峰獲授獎牌

68天的堅守是68個遠離家人的日子。警務室民警輔警每天在活動板房休息,不能回家。

「戴口罩,勤洗手,這些防護記住了嗎?」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呀?」

晚上這樣「答非所問」的視頻常把李濤心裡弄得酸酸的。

「等病毒都打敗了,爸爸就回來了。」他是個樂觀積極的人,妻子跟他說,注意安全,別熬夜,多休息。他爽快地笑著答應了,轉頭夜間督導、現場處置,一切又拋到了腦後。「大家都沒日沒夜地干,就是等著快點『關門大吉』啊!」

48歲的唐寅曾是一名空降兵,在黃繼光生前所在的部隊服役,接受這次特殊的任務讓他倍感光榮,但家中有癱瘓在床的82歲母親和正面臨高考的17歲兒子讓他甚是挂念。

「你放心上崗,家中一切有我!」妻子十分支持他的工作,儘量包攬解決他的一切後顧之憂。每晚稍得空閒,唐寅最開心的事莫過於與兒子互相加油鼓勁。

每天要在檢測點工作12個小時以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厚厚的口罩,聞著消毒水的刺鼻氣味,長時間執勤導致喉嚨發癢、眼睛流淚、又累又嗆。一個深夜,多日連續勞累的唐寅處理完一起糾紛後回到宿舍突感不適,醫生勸他回家休息,但他又默默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親經這次戰鬥的人,都希望它快點結束,所以每個參戰者要不講條件地抓緊時間多做點實際工作。」

責編:劉艷萍

融媒體記者:李永傑

通訊員:武龔瑄

編輯:賀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7WfXEBrZ4kL1Vifei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