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的題材只能圍繞歷史?這是中華的精髓,更是脊樑

2019-11-06     ACG動漫控

國漫經歷了無數年的風風雨雨,不知何時開始了拋頭露面,猶如雨後的春筍一般紛紛冒頭,如果說國漫在崛起還不如說國漫正在復興,在早期因為政策的限制導致了國漫一蹶不振,更是有《魁拔》這個犧牲品。

《魁拔》是國漫上少有的成功之作,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認可,而在第三部完結之後青青樹公司宣布不再推出魁拔系列動漫電影,具體原因乃是《魁拔》讓公司血本無歸,直至數年之後,魁拔才被眾人所知曉,觀眾感嘆天道無情,如此佳作竟然成為了國漫的一個犧牲品,只是因為宣傳的失誤,這部有著大好前途的動漫電影不幸中途夭折!雖然在眾籌之下青青樹公司宣布將會繼續推出魁拔系列電影,但是大家都明白《魁拔之最後的魁拔》與原本計劃的《魁拔梅零落》在劇情上將會存在很大的區別。

喜歡國漫的大家一定有著這樣的一個疑問,但是一直以來並沒有人來回答這個問題,為何國漫一直以來只是在圍繞神話題材?

從最初國漫第一部精品的出現乃是圍繞孫悟空來描繪的《大聖歸來》讓無數的觀眾感嘆,這部動漫電影內融入的實在是太多太多,有些道路被隱藏其中,需要慢慢的品味才能理解。這也是第一部國產動漫碾壓了好萊塢的同期檔。

在繼《大聖歸來》之後《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同樣獲得了無數的好評,但是事後我們沉思其中,難道國漫沒有絲毫的改變嗎?為何老是圍繞神話題材,沒有絲毫的創新意義,但殊不知這些在大家眼中老套的劇情,其實撐起了一個國家!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是有血性的存在,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故事便能看出,華夏子民心中有著一種不屈服的血性,同樣是水災,外國的神話很有特色,他們造了一艘大船,躲過了這場天災,更為地球留下的種子,但是華夏的做法在外國人眼中簡直無比荒謬,直接帶領大家將水道疏通,流入大海!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大家都有所了解,愚公門前有一座山,攔住了出行,為了方便愚公決定搬山,為自己的後代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愚公的想法在外國人眼中乃是愚蠢的。「如果是我,我會選擇搬家,而不是搬山!」

面對旱災我們同樣不會坐以待斃,上古大巫大羿射日,本是九個太陽一同出現,硬是被大羿射下八個。上古天帝的女兒因為溺水死亡,而羽化成鳥,每日用石子填充大海,這些做大在外國人眼中無法理解,他們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華夏人有著一種血性。

他們自認為「我命由我不由天」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從小他們便被灌輸這種不服輸的思想,從而有了相互比較的好勝心!

而華夏採用神話故事當做題材也是發現了神話故事有著警醒世人的作用,就好比暑期檔獲得巨大成功的《哪咤之魔童降世》其中的哪咤雖然乃是邪惡的化身,但是他心存正義更是拯救了天下蒼生,當面對上天之時更是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壯志,的確這部動漫電影在上映之後的確激發了隱藏在我們心中的血性,對未來瞬間有了規劃,的確我的命運不是上天恩賜的,而是我自己爭取的!

雖然在清朝末年華夏遭到了重大的打擊,但是當時的學者卻從不會認為華夏將會就此沉淪下去,因為這些血性並沒有被磨滅,華夏遲早會回復到曾經的巔峰,果不其然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華夏重新恢復了自己的身姿。

上古神話雖然縹緲無比,但卻在上千年之後成為了警醒世人的存在,這不是老套的劇情,而是先祖留下最好的饋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TQTG4BMH2_cNUgDK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