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 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西部,介於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莊125公里。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保定為省會,保定市為省轄市
1958年5月,河北省會遷往天津。
1966年1月,省會由天津遷回保定。
1968年2月,省會遷至石家莊。
1994年12月,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併,為省轄市。
2016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1042.5萬人,比上年增加7.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11.2萬人,城鎮化率49.03%,比上年提高2.38個百分點。出生率12.18‰,死亡率5.79‰,自然增長率6.39‰。
保定市境內主要民族為漢族,人口比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