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忙碌了大半輩子熬到了退休年紀的人,都希望能安度晚年,好好地享受清閒的時光。但現如今,退休老人的新型壓力也逐漸來襲。
李阿姨62歲了,兩年前退休後本以為生活會十分輕鬆,但結果恰恰相反。兒子把孫子孫女放在家讓她幫忙照顧,八旬的母親也因生活不能自理被接到家中,一下子她變得比退休前更加忙碌了。母親由於常年臥病在床脾氣變得十分古怪,經常跟自己鬧。李阿姨在巨大壓力的刺激下一時沒忍住埋怨母親:你要把我拖累死了。
其實李阿姨的情況是很多退休老人都面臨的,這也是現在退休老人的新型壓力: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顧年老多病的父母,還要幫孩子們照顧下一代。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照顧孩子和老人難免會吃不消,壓力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小。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2點。
1、我國人均壽命延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發展,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國人均壽命已經延長到了74.9歲,因此退休不久的老人會面臨照顧父母和孫子的雙重壓力。
2、家政保姆行業發展的不穩定性
年輕夫妻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孩子,但家政保姆人品得不到保障,年輕人無法安心把孩子託付給保姆,只能拜託父母照顧。
面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退休老人的新型壓力,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父母要給孩子起到好的帶頭作用,耐心照顧老人,不要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抱怨,更不能對老人大喊大叫,要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影響。自己對老人孝順,子女也會受到影響將來孝順自己。
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讓孩子未來能勇於承擔贍養父母、照顧孩子的責任。
如果照顧老人和小孩實在很累忙不來,要和孩子商量,尋求解決的辦法。條件允許可以雇一個保姆和自己一起照顧老人減輕壓力,或是和老人商量把他們送入養老院修養,但要約定經常去看望。
年輕時注意保養身體,適當運動合理飲食,定期去醫院參加體檢,隨時監測自己的身體健康,既是對自己負責,也能給兒女減輕壓力。
老年人要轉變思想,如果到了晚年兒女沒有太多精力照顧自己,去住養老院也是不錯的選擇,不要帶有負面情緒。去條件稍好的養老院不僅晚年生活更加豐富,有很多業餘活動,自己也能得到更好地照顧,還能減輕子女的負擔。
響應國家二胎政策,生兩個孩子養老更有保障。而且到了晚年,兩個孩子輪流照顧自己,孩子們更輕鬆。
以前我們總說年輕人壓力大,既要忙工作又要關心孩子的教育,但現在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加劇,退休後的老人也迎來了新型壓力,而這種壓力既是負擔也是一種幸福,我們要擺正態度,耐心對待老人,贍養老人既是義務也是責任,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