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億驚天造假,但這家公司周一依然可能漲停

2019-08-18     新浪理財師

康美藥業這部劇,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周五,證監會公布了關於康美藥業的調查結果,財務造假的結果並不意外,但三年虛增

887 億貨幣,這個數字還是讓人大跌眼鏡:

經證監會查明,康美藥業《2016 年年度報告》虛增貨幣資金 225.8 億元,占公司披露總資產的

41.13%和凈資產的 76.74%;《2017 年年度報告》虛增貨幣資金 299.4 億元,占公司披露總資

產的 43.57%和凈資產的 93.18%;《2018 年半年度報告》虛增貨幣資金 361.9 億元,占公司披露總資產的 45.96%和凈資產的 108.24%。

證監會公告稱,康美藥業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造假行為,惡意欺騙投資者,影響極為惡劣,後果特別嚴重。措辭很嚴厲,但依照法律,罰單上的數字僅有 60 萬。康美藥業的實控人馬興田和許冬瑾被判證券市場終身禁入,並被開 90 萬的罰單。

60 萬和 90 萬,對比 887 億,似乎是個笑話,但這已經是證券法範疇的頂格處罰了,之前

的康得新和獐子島,也都被罰了 60 萬。投資者不必太在意這個數字,證券法範疇的對上市

公司罰款,本來就是象徵意義更大一些。

投資者更需注意的是,儘管證監會用了"影響極為惡劣,後果特別嚴重"這樣的重詞,但

並沒有提及退市,所以這個周末對康美藥業的股東來講,並不是一個難熬的周末。

周一開市,康美藥業甚至很可能會以漲停回應此番處罰。如果真出現那樣諷刺的結果,你

也不必太意外。

為什麼康得新會退市 但康美藥業不會?

隨著 ST 華信連續 20 個交易日低於 1 元面值,今年以來面值退市的公司將達到 3 家。國內

資本市場長期以來被詬病的退市制度正在顯示它的威力。

確實,歷經三次退市制度改革,A 股的退市制度已相對完整,部分指標甚至比成熟市場更

為嚴格。

比如,連續 20 個交易日低於 1 元面值退市,這項條件其實是非常嚴苛的。不用說香港根本

沒有面值退市這個說法,在美國,條件也寬鬆很多。連續 30 日低於 1 美元會被警告,緊接

著連續 90 日低於 1 美元才會被啟動退市。而且,美股還可以自救縮股(10 股合 1 股,股

價又能回到 1 美元上方),而 A 股市場當前並沒有縮股的先例(理論上可以,但監管不允

許)。

但是另一方面,在 A股市場,財務造假始終是不等於退市的。

財務造假是否退市,需要看追溯後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如果追溯後,上市公司符合退市

的條件,那它就會被強制退市,如果不符合,則不會退市。

康德新"被判"退市的原因,正是在扣除虛增利潤後連續三年虧損。而康美藥業儘管財務

造假數目很驚人,且造假多年,但是從虛增利潤的情況來看,扣除後並不會造成康美藥業

連續三年虧損。所以,康美藥業沒有踩到退市的紅線。對於康美的投資者而言,這是短期

內最大的一個利好。

但不退市,真的意味著康美沒事了嗎?

漫長的索賠

上文提及,60 萬元是證券法領域的頂格處罰,但這不代表所有的法律責任,後面還有刑事

法律責任和民事法律責任。

刑事法律責任是指還可能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像大智慧,2016 年,

公司曝出財務造假後、信披違規,但直到 2019 年,實控人才被公安機關拘留。

民事法律責任是指可能會給股民造成損失,股民可以提起索賠,這個數額可能會無限大,

從一季報看,康美藥業的股東仍有 28 萬。

同樣參考大智慧,在被曝出財務造假後,公司迎來了投資者漫長的索賠。在近年來的索賠

過程中,投資者向大智慧索賠訴訟的金額累計已經超過 6 億元,這個數據在 A 股史是最大

的一個了,但後續康得新和康美藥業很可能會超越它。

圖:大智慧收到的第 85 份索賠應訴通知書

這是大智慧三年來收到的第 85 份應訴通知書。不過,在中國索賠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之前的法院判決來看,大智慧需要賠付的額度將遠低於 6 億元。而隨著訴訟時效到期,

大智慧之後將不再受到索賠訴訟的困擾。

不過,哪怕索賠有限,康美藥業未來曝出來的問題一定會越來越多,因為一個謊言總是需

要更多的謊言來掩蓋的。

康美藥業這波下跌,從 27 元跌至 3 元,跌幅近 90%,但市值仍有 150 億。從長遠來看,這

個市值對於一家如此惡劣的企業來講,依然是高估的。

圖:康美藥業的多輪下跌

所以,如果下周康美藥業有一個比較好的市場表現,筆者建議其中的投資者賣出,徹底告

別這個股票吧。

免責聲明

本文由投資顧問:張檳(執業編號:A0740618100005)進行編輯整理,僅代表個人觀

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

自己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

律責任。所涉及個股僅作案例分析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

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W3NpGwBvvf6VcSZAn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