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預示著城市的發展。這樣一個說法,從總體大環境來看,是沒有什麼錯誤的。因為一個城市要發展,必然會伴隨著城市化和城建程度的提高,而城市化的一個標杆,就是高樓大廈的修建。很少看到有經濟發展非常好的城市,市內卻沒有什麼像樣的高樓建築。當然,有些城市因為限高這種限制性因素自然不能混為一談。
湖北高樓最多的城市,相信不用筆者過多的介紹,大家應該也知道是武漢。如果對武漢這座城市比較熟悉,那麼你可能就會發覺到,其實武漢的經濟之變,正體現在武漢的高樓之變。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就是武漢的「第一高樓」。第一高樓通常是一座城市的豐碑式建築,它可能是電視塔,可能是寫字樓,也可能只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做出的購物中心,但它卻從另外一個層面,代表著這座城市在攀爬高峰上的一種嚮往與努力。
在1909年,武漢的第一高樓僅僅只超過40米。那時候是漢口的一座水塔。到了1996年,也就是大概90年後,武漢第一高樓自然易主,當時是武漢的泰合廣場,泰合廣場大概有176米左右的高度。這個廣場在下一年就被211米的國貿大廈所取代,又過了一年,最高樓就又變成了佳麗廣場。所以說這樣的變化非常快。以至於到了110年後的今天,即將建成的武漢綠地中心以636米成為新一代的「第一高樓」。高樓之爭,只是一種比較調侃意味的說法,真正爭的遠遠不會是高樓這樣的建築,而是一座欣欣向上的城市,一座日日求新的城市。武漢如此,很多城市其實都是如此。
武漢綠地中心,相對來說是目前武漢最高的一座高樓了。636米共計投資超過了300億,算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項目了。不過綠地中心的建造也不是非常順利,因為過高的樓層可能會影響到高空中的一些信號通路,後來有消息說會被砍掉一些高度,最終高度可能會在500米出頭,但是不會超過550米了。雖然這樣一來可能會比較遺憾,但是它依然會問鼎武漢最高,畢竟目前武漢最高樓是438米的中心大廈。
預計年底建成的綠地中心,也預示著武漢這座城市終於「跨出」了500米的高度關卡。這可能也是19年經濟發展再上一層樓的真實寫照了,因為19年可以預計武漢的GDP總量大機率會超過1.5萬億。對於武漢高樓,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