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媚果果
今日即將收官的《小歡喜》這部片子,幾乎成了最近各類親子教育文必提的關鍵詞。一部反映高考的現代劇,講出了普通家庭的人生百態。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不容易,我們總以為父母才是豁出一切來愛孩子的人,但事實上,孩子才是最無私給予父母愛的那一方。
有句話說,孩子是上天派來拯救父母的天使。
方一凡在知道父母面臨經濟壓力時,即使自己非常喜歡唱歌跳舞,也不想增加父母負擔,主動提出放棄藝考。
喬英子為了安慰媽媽,即使心裡非常委屈,也同意放棄南大,減少和父親的見面。
而最令人動容的一場戲,是季楊楊的剃髮。
在得知母親劉靜得了乳腺癌後,聽到這個消息的楊楊先是失魂落魄跑走了……
最後,楊楊跑回了家,並為媽媽剃髮:
「媽,您說您得病了,我一下就慌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希望我以前做的不好的地方您能原諒我,我以後再也不惹您生氣了,得癌症做化療是會掉頭髮的,所以,我陪您一起。」
季楊楊就屬於哪一類不愛說話,不知道如何表達,但是他會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他有多麼的愛自己的爸爸和媽媽。
原來,這個酷拽叛逆的孩子,有如此暖心的一面。
(圖片來自網絡)
在孩子的內心深處,沒有什麼比爸爸和媽媽最重要的,沒有什麼比一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更美好,他們總是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家的溫暖。
我們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希望他懂事,希望他乖巧,希望他成績好,期望他……當孩子不能達到這些標準時,我們會失望。
可是,孩子對父母的愛,總是無條件的,他們愛你,只因為你是他們的爸爸和媽媽,原因僅此而已。
1
為了愛你,孩子可以放棄健康
還記得11歲男孩為了救爸爸暴飲暴食的新聞嗎?
(圖片來自網絡)
河南男孩路子寬,11歲,3個月,長胖20斤,看到身上長起來的肉,他一臉的高興和自豪,他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救患癌的爸爸。
爸爸患有白血病,現在唯一的治療方案就是骨髓移植,而路子寬是最適合的骨髓捐獻者,當得知這個治療方案時,爸爸堅決反對,孩子卻堅持說:
「俺家不能沒有俺爸。」
為了達到骨髓移植要求的90多斤,孩子要在短時間內快速的增重,不停地吃東西,他有一個執念
「多吃飯都能長胖子,長胖子才能給俺爸捐骨髓,才能救俺爸。」
孩子的願望很簡單,
「吃到100斤,給俺爸捐骨髓。」
路子寬不在乎自己骨髓移植後要面對的困難,也不害怕打針吃藥,為了救爸爸,他開心的付出一切。
這場兒子救父親的生命接力,感動了無數人。
2
為了愛你,孩子可以委屈自己
《小歡喜》里的喬英子,就是這樣的女孩,她懂得單親媽媽的不容易,什麼事情都願意為媽媽考慮。
有一場戲,是她們在電影院裡大吵,只因為一場電影,英子選擇看兩次。
在電影院看到一半,母親宋倩發現了英子看過這個電影。當即,宋倩便離開了電影院。
媽媽宋倩怒氣沖沖地對英子吼道,
「你要是告訴我,你已經看過一遍了,何必跑到這兒浪費時間啊?」
英子委屈地說:「我是想讓你放鬆放鬆。」
宋倩還是無法理解,追問道,
「一個電影看兩遍,到底有什麼意義?」
英子說:
「為了讓你高興。」
整個劇情里,英子一直都是默默為了讓媽媽高興而活著的女孩。
為了讓媽媽有面子,英子努力學習做個學霸;媽媽不讓她吃火鍋,英子就偷偷和爸爸一起吃素火鍋;英子喜歡天文學,媽媽也逼迫她放棄自己的愛好。
(圖片來自網絡)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是沉默中滅亡,最新的劇情中,曾經的學霸丁一的跳樓,徹底誘發了英子多年來心中的委屈。
英子開始失眠,夜裡偷偷一個人拿著手機錄音,卻不敢把這些心裡話告訴媽媽,自己想到的唯一解脫的辦法卻是:跳河。
英子站在橋上哭訴:
「我知道你不容易,是我想太多,我配不上您給我的愛,對不起,是我沒有做好你們的女兒,是我沒有變成你們心裡想要的那個樣子,對不起!」
為了變成父母心中的樣子,孩子偽裝成父母喜歡的模樣,卻失去了自己。
3
孩子的愛,真的超乎你的想像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段父母與孩子相互評分的視頻,媽媽眼裡孩子的那些小錯誤,要麼只有「8分」、「7分」、「5分」。
而孩子眼裡的媽媽,都是「10分」。
短片的開頭,都是媽媽的控訴。
「特別不好,我覺得他總是喜歡用袖子擦嘴巴。」
「他就是不肯吃飯。」
「一天要哭五六次。」
「有時候真的很生氣,他不聽話的時候真的很生氣。」
鏡頭一轉,面對孩子的時候,孩子心裡惦記的都是媽媽的好。
「我放學回家,就是要媽媽抱。」
「就是她的嘴巴可以親我。」
「我喜歡她的口紅,媽媽的臉很好玩,像棉花糖。」
「就是喜歡媽媽,想保護她。」
孩子的到來,讓我們的人生更圓滿,更是讓我們對愛與被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個世界有那麼一個孩子,用盡微小的力量愛著我們,真的很幸福。
4
你我本是普通人,孩子的到來,讓我們突然有了軟肋,也有了盔甲。
我們的世界有很多,孩子的世界只有我們,即使我們不完美,他們給我們的愛卻是最完整,最純粹的。
事實的確如此,可惜的是,我們常常忽略,孩子有多愛我們!
作家馮塵所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
當你向孩子抱怨時,當你把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時,當你在孩子面前氣急敗壞時,當孩子不能成為你想像的樣子時,請想一想,孩子無條件的愛。
孩子給父母的,才是無條件的,獨一無二的,最愛。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