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的理由很多,炒房客哄抬房價,建設成本的增加,經濟的快速發展等等,但房價下跌的理由也不少,偏偏房價上漲容易下跌難,這是什麼道理呢?大家都知道,影響我國房價走勢的因素太多了,而我國房價走勢在各種因素作用下,也是比較難以預測的。
之所以現在的房價還沒有讓人滿意,一部分原因就是房價還沒有回歸到一些人心中的水平。去年就有樓市專家說今年上半年房價會回到2016年的水平,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網絡效應來了,卻被現實打臉了,房價並沒有回到2016年的水平。就拿我國首都北京的房價來說吧,2016年之前,北京房價是現在的一半,3萬每平米左右,而過了不到5年,房價到了2019年,還要5、6萬每平米,這不是一年漲一萬的節奏麼?
再看看一些熱門城市,房價也沒說從去年到今年降到2016年的水平,反而有些城市房價還在漲,一些城市房價跌幅也不過不到30%。
正是因為沒有達到人們對調控的預期,所以現在的房價並沒完全讓人滿意。其實,房價下跌的「理由」實在是夠多了,按照很多角度分析,房價在這個時候也該下跌了,比如供大於求、房企融資困難、泡沫大等理由,足以影響房價使其下跌。
供大於求
從這個角度來說,就是市場上房子空置率的問題。房子是建設夠了的,很多城市的房子明明夠居住了,開發商卻還在不斷的拿地建房,這是什麼道理呢?按照顧雲昌的說法,供大於求房價會下跌,但是事實上我們也沒看見房價下跌啊。
房企融資艱難
要知道,房企定價和利潤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但是從前幾個月的消息來看,確實不少房企遇到了融資困難的問題,融資成本壓力大,本以為房企會降價賣房回籠資金,或者是新房房價會定的低一些,但是事實上沒有很多這樣的現象。
泡沫大
還有一個房價下跌的理由,那就是我國房地產的泡沫,著實不能說是沒有的,否則也不會出現那麼多調控了。說起調控,去年的調控相比今年的調控來說,今年是只增不減,上半年的調控政策多於去年上半年。對於一些地王現象,馬上出台相關手段制止,對於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進行預警,那麼為何,房價還是不跌呢?調控也不跌,泡沫大也不跌,這就讓人傷腦筋了。供大於求、融資困難、泡沫大,為何理由夠了,開發商還不降價?
其實有一個事實很現實,那就是樓市,本身就是一個資本市場,什麼都是有利益關係的。雖然房子供大於求,但是炒房客還沒有被逼到拋售房子的地步,事實上,那些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的開發商也降房價了,降幅太大會被約談,降幅太小會被預警,開發商也不好過,畢竟樓市是關係到很多利益鏈的。房地產還沒有到非拋售房子不可的地步,泡沫大,但是也正在慢慢擠壓,而房價雖然下跌的理由大,但是下跌一點就會影響一部分人的利益,下跌太多則會影響市場平衡,所以房價難以下跌。
樓市穩定十分重要,也不能怪開發商不願意降價,實在是難以降價,不過,房價穩定了,起碼房價就在那裡,購房者只會離它越來越近而不是越來越遠不是嗎。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