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

2019-12-02   西安市第四醫院


陳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咱們平時所說的乾燥橘子皮。主要產於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產廣東新會者稱新會皮、廣陳皮。


陳皮屬於理氣藥的一種。藥性辛、苦,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本草綱目》對於陳皮的功能主治有如下記載:「其味屬辛、苦、溫。辛能散、苦能瀉能燥,溫能和百病。陳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 「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咳瘧,大便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其治百病,總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中醫手冊》更有記載:「橘皮以廣東新會所產為佳,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陳皮的3大妙處


1. 鎮咳祛痰


陳皮所含的揮髮油具有刺激性被動祛痰的作用,食用後可以使痰液容易咳出。另外,它對支氣管有微弱的擴張作用,能夠起到平息哮喘的效果。


2. 提高食慾


陳皮所含的揮髮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有助於促進消化液分泌,將腸管內的積氣排除,其芳香健胃、驅風下氣效果顯著。


3. 降血壓


增加心臟的收縮能力,能夠使血壓降低,心率減慢。陳皮中的果膠,也能預防高血脂症引起的動脈硬化。

陳皮的功效



1.用於胸腹脹滿等症。


橘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長於理氣,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氣壅遏 ,又能行氣寬中,用於肺氣擁滯、胸膈痞滿及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症。常與木香、枳殼等配伍應用。


2.用於濕阻中焦、脘腹痞脹、便溏泄瀉,以及痰多咳嗽等症。


橘皮苦溫燥濕而能健脾行氣,故常用於濕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苔膩等症,可配伍蒼朮、厚朴同用。又善於燥濕化痰,為治濕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藥,每與半夏、茯苓同用。


3.用於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噁心嘔吐等症。


本品燥濕而能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症,常與人參、白朮、茯苓等配合應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故往往用作補氣藥之佐使,可使補而不滯,有防止壅遏作脹作用。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噁心嘔吐,若胃寒嘔吐,可與生薑同用;胃熱嘔吐,又可配伍竹茹、黃連等藥同用。


陳皮的作用



具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氣滯濕阻、胸膈滿悶、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穢逆、二便不利、肺氣阻滯、咳嗽痰多,亦治乳癰初起。經多年研究,現已知陳皮具有許多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陳皮所含揮髮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顯示了芳香健胃和驅風下氣的效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陳皮煎劑、醇提物等能興奮心肌,但劑量過大時反而出現抑制。另外,它還可使血管產生輕度的收縮,迅速升高血壓。陳皮中的果膠對高脂飲食引起的動脈硬化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3.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陳皮所含揮髮油有刺激性被動祛痰作用,使痰液易咯出。陳皮煎劑對支氣管有微弱的擴張作用。其醇提物的平喘效價較高。


4.對泌尿生殖系統的作用


陳皮煎劑可使腎血管收縮,使尿量減少。


5.抗炎作用


陳皮煎劑與維生素C、維生素K並用,能增強消炎作用。


陳皮煎劑副作用極小,動物多次試驗均未見急性中毒。氣虛證、陰虛燥咳、吐血證及舌赤少津、內有實熱者慎服。


服用注意事項



陳皮偏於溫燥,有乾咳無痰、口乾舌燥等症狀的陰虛體質者不宜多食。此外,鮮橘皮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另外,因為鮮橘皮表面有農藥和保鮮劑污染,這些化學製劑有損人體健康,因此,不可以用鮮橘皮來代替陳皮。



陳皮藥膳


中醫上常說,「百年陳皮,千年人參」,陳皮有著非常高的藥用功效,它跟不同食物搭配,不但可以放大功效治療百病,還能做成藥膳。

《本草綱目》中記載:「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由此可見,陳皮是一種適用性很廣的中藥。其不但可以做成方劑治療百病,還能做成藥膳,調理人體消化功能。


陳皮+檸檬



潤腸通便:便秘主要是由於生活習慣和腸道乾燥引起的,經常喝陳皮檸檬茶可以潤腸通便。


咽喉不適:夏季容易上火、咽喉腫痛,經常喝陳皮檸檬茶,可以預防咽喉問題!


陳皮+葛根


排出毒素:每天一杯陳皮水可以促進體內內循環的協調,將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使您皮膚越來越好。


清理腸道:很多人由於工作繁忙,時常在外面吃飯,而飯後喝一杯陳皮水可減少腸道腐敗菌的繁殖,從而清理腸道內腸毒。


陳皮+梨



風寒咳嗽:陳皮能滋陰潤燥,對風寒咳嗽有很好的效果,加上梨不僅能驅走風寒,止咳化痰還可以滋陰潤肺,改善無痰乾咳。


陳皮+粳米粥


預防便秘: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可以有效緩解長期便秘。


防糖尿病:陳皮粳米粥對防治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平時最好多吃點。


陳皮+蜂蜜



消炎解毒:陳皮含有的橙皮苷可以調節血糖血脂平衡;跟蜂蜜一起喝能能起到抗炎解毒作用。


美容護膚:陳皮水加上蜂蜜混合在一起。不但富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等營養物質,還具備非常好的保濕效果。


陳皮+大棗


慢性胃炎:陳皮有理氣開胃、治脾胃病的功效;大棗能滋補脾胃,調和氣血。陳皮和紅棗的組合有益氣補脾、健胃消食的作用。


養血安神:大棗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效。


延年益壽:老年人常喝陳皮生薑茶,可以調中開胃、安神健腦,具延年益壽,增強人體活力之功效。


陳皮+胎菊



清肝明目:胎菊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群,配合陳皮食用不僅清肝明目還可以改善肝血不足,改善視力。


提高抗病力:胎菊中胺基酸種類齊全,食用苦菜有助於促進人體內抗體的合成,增強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


陳皮+紅豆


消化不良:陳皮能健脾理氣,能夠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不思飲食、消化不良。


瘦身減肥:夏季是減肥的最佳時機,紅豆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促進體內脂肪的消耗,減肥效果顯著。


陳皮+生薑



緩解感冒:夏天容易乏力,免疫力下降,經常泡上一杯陳皮生薑茶,不僅可以止咳化痰,亦有預防感冒作用。


排汗解熱:姜辣素能加快血液循環,使毛孔張開,排汗量增大,隨著汗液帶走體內的餘熱,有助於驅除體內風寒。


陳皮+普洱茶


抗衰老:普洱茶中含有維生素E、茶多酚、胺基酸等,而陳皮有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能,因此陳皮普洱茶被稱為「益壽茶」。


健齒護齒:普洱茶中含有許多生理活性成分,陳皮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一起泡水喝能去除口腔異味,保護牙齒。


解酒:《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普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腸、醒酒第一」。


行氣健脾陳皮粥



材料:陳皮10克,大米50克。


做法:



1、陳皮浸泡,洗凈,撕成小片(比刀切味更佳),用1.5碗清水泡其半小時,然後用大火煎,煮開後改小火煎成大半碗,取出,再加水1.5碗煎成另一半碗,把兩次煎好的陳皮汁相兌待用。


2、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入陳皮汁及適量清水,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劑。


功效:行氣健脾,化痰止咳。適於脾胃氣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咳嗽痰多,胸膈滿悶等。

健脾消積雞內金陳皮粉粥



材料:陳皮3克,雞內金5克,砂仁2克,大米30克,白糖少許。


做法:



1、將諸藥共研細末;大米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


2、待粥將熟時調入藥末及白糖,煮至熟透服食,每日2次,中晚各服1碗。


功效:健脾消積,適於小兒飲食不節所致的肚腹脹大,面黃肌瘦,嘔吐,大便粘滯不爽等。

除濕祛痰砂仁陳皮鯽魚湯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薑3片。


做法:



1、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凈。


2、鯽魚宰凈,去鱗,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


3、先把陳皮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後加入鯽魚,滾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


4、加入砂仁稍滾,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溫中健脾、除濕祛痰。「春眠不覺曉」,早春人們容易「春困」,宜多喝砂仁陳皮煲鯽魚湯。

理氣滋陰陳皮老鴨湯



材料:老鴨一隻、陳皮5克、紅棗8個,姜3片、米酒1湯匙、鹽適量。


做法:



1、鴨肉洗凈,剝皮,斬塊,氽水撈起。


2、紅棗洗凈,拍扁去核;陳皮用水浸軟,颳去白瓤。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鴨肉、陳皮、紅棗、薑片和米酒,武火煮沸,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理氣健脾,滋陰補血。陳皮老鴨湯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陳皮搭配滋陰補血的老鴨煲湯,取陳皮之弱溫性,更增滋補之效。


蜂蜜陳皮茶



原料:川陳皮半個,蜂蜜10到50克


方法:



1,將半個陳皮和5杯冷水一起下鍋


2,煮開後,再小火煮5~10分鐘


3,將煮好的陳皮水晾到溫熱時,加上幾勺蜂蜜調化,當茶喝


4,如果上班族沒有時間煮水,也可以把陳皮放在茶杯里,開水沖泡,燜上20~30分鐘,等水晾溫了以後再加蜂蜜


保健功效:健脾、舒肝、養胃


特別功效:緩解胃潰瘍發作時的疼痛


陳皮荷葉茶



原料:陳皮半個,干荷葉6克


方法:



1,干荷葉撕成碎片,陳皮掰碎


2,沸水沖泡,1分鐘後倒掉


3,再次沖入沸水,燜制20分鐘後飲用,可以反覆沖泡


保健功效:化痰祛濕、降脂減肥,適合體質偏寒性的痰濕型肥胖者


特別功效:緩解痰濕引起的頭痛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市第四醫院中針康復科的石紅衛副主任醫師提示廣大患者,陳皮藥性因其行氣燥濕之功,氣虛陰虛者如有口乾舌燥、乾咳無痰;或有胃火者如牙痛、口臭、便秘等,不宜多食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