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魚家族裡的群友精靈,還在找群游小型觀賞魚?試試這種原生魚

2019-10-13   養魚說

從小在南方長大的魚友肯定有在溪流或者江河中見到一種小魚,身上布滿條紋,有點像鯽魚。我們一般稱之為「花魚仔」。

這種魚的學名其實上叫做「條紋小䰾」,是鯉科魚類,同樣屬於中國的原生魚。因身上布滿條紋而得名。不同於中國原生魚的是,這種魚比大多數原生魚要鮮艷的多,不像其他原生魚顏色單調。小䰾性格相對來說比較溫順,不會刻意去攻擊其他魚類,但是條紋小䰾比較「貪吃」,可能會從其他魚的嘴裡將食物搶走。

條紋小䰾在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會出現群游的現象,所以如果將一群條紋小䰾養在魚缸中,那樣的視覺效果還是非常壯觀的。作為一種中國原生魚,條紋小䰾也是非常皮實好養的魚,牢記以下幾點,小䰾可以輕易的養好!

我愛大水體

沒有一個足夠大的水體是沒有辦法把小䰾養好的,足夠大的水體加上水流才可以將小䰾的狀態發揮到極致。小䰾在野生環境下本身運動量也是比較大的,所以發色才能那麼好。所以當到了魚缸我們應儘可能的提供大水體,並且放上一個造浪泵,讓原生魚「浪起來」,發色便會很好。

我不挑食

小䰾屬於一種雜食性魚類,所以葷素通吃。我們可以儘可能的讓他的菜譜更廣。他幾乎不挑食,人工飼料,水生昆蟲,黑殼蝦,是的,黑殼蝦他也吃,所以不可以把他和黑殼蝦混養在一起。平時沒事情乾的時候還會去啃一啃魚缸中的藻類。他不僅會啃藻,而且還會啃絲藻!所以如果原生缸中絲藻大爆發,可以考慮養幾隻小䰾。

但是小䰾主要還是以飼料或者水生昆蟲以及黑殼蝦,有機物質為食,啃藻只是為了補充一些從其他食物無法獲得到的營養物質。

我愛群居

小䰾是一種喜歡群居的魚類,並且群居時還會群游。群居有利於小䰾發色,畢竟在魚群中可以使得自己更加有安全感,如果單養的話他會認為自己很容易被天敵當成目標,從而為了不讓天敵發現,會將自己的體色變淡,形成保護色。

我很膽小

剛剛入缸的小䰾普遍很膽小,會四處逃竄,藏到一些角角落落裡面。但是養護一段時間膽子就變大了,開始學會搶食,互動性變得很好。雖然不躲了,其實這只是一個熟悉環境後的結果,如果突然某一天驚嚇到他們,他們還是會出現「返生」現象,這會使得他們終生變得很小心,很警惕,互動性可能也就沒有那麼好了。

養小䰾的話我不建議在水族箱中種植水草,因為小䰾會去啃水草,到最後水草就整個被拔起來了。但是這只是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才會去啃,如果保證食物充足,小䰾們便會覺得衣食無憂,不會再去啃食水草。

原生魚最大的魅力其實還是互動性,但是小䰾這種原生魚卻有鮮艷的體色,如果做好了這幾點,就可以「觀賞」與「互動性」兼得!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