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來應該是屬於《神奇女俠1984》的,但是頭條沒呆多久,就被第77屆金球獎給搶走了,沒辦法,人家可是好幾十部電影加電視劇,蓋爾加朵腿再長,顏值再高也打不過。
本屆金球獎,大熱門電影幾乎都榜上有名。小編鐘愛的《小丑》也和馬丁的《愛爾蘭人》一起提名最佳劇情片,同時還有口碑爆表的戰爭電影《1917》。
而單從電影長片來看,最大的贏家則是寡姐的《婚姻故事》,以6項提名領跑全場,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女主幾大核心獎項。從這裡可以看出,寡姐除了身材好,顏值高,很能打之外,演技也是一級棒。難怪會被看作是抗衡神奇女俠的種子選手。
在中國遇冷的昆汀的《好萊塢往事》和馬丁的《愛爾蘭人》一樣分別提名5項大獎,不過我覺得馬丁的佳作值得更多的獎項,它應該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歐美電影。影片中阿爾·帕西諾和喬·佩西雙雙獲得最佳男配提名,反倒是戲份最多的羅伯特德尼羅顆粒無收,有點奇怪,或許是因為德尼羅的演技平穩中帶著寡淡,不夠尖銳也沒有太多的層次感。
但真正讓業界刮目相看的是流媒體劇透Netflix在本次金球獎上共計獲得34個提名,電影和電視劇各占17個,打敗所有傳統的大廠商,傲視群雄,光是最佳電影提名就有《愛爾蘭人》、《婚姻故事》和《教宗的承繼》三部,這還是Netflix電影首次入圍金球獎。
從一個不入流的網絡媒體到現在和老牌帝國平起平坐,Netflix的成功除了抓住網絡的風口外,一個很重大的因素在於他的財大氣粗,重用人才。比如馬丁的《愛爾蘭人》,要不是Netflix幾乎無法面世。
電視劇方面,《王冠》、《大小謊言》和《殺死伊芙》繼續入圍最佳劇集,「雪諾」入圍最佳男主,也算給《權力的遊戲》一個收尾。
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s)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被譽為「奧斯卡的風向標」。
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此獎的最終結果,是由96位記者(其中約三分之二是兼職)的投票產生。直到2003年之前,金球獎的頒獎晚宴都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奧斯卡獎投票之日的幾天前舉辦。2003年以後,金球獎固定於每年的一月中旬舉行,以示與二月下旬舉辦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有所區別。2008年的頒獎儀式由於美國編劇協會罷工的影響而中止。
下面是榜單:
劇情類最佳影片
《1917》
《愛爾蘭人》
《小丑》
《婚姻故事》
《教宗的承繼》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克里斯蒂安·貝爾《極速車王》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痛苦與榮耀》
亞當·德賴弗《婚姻故事》
華金·菲尼克斯《小丑》
喬納森·普萊斯《教宗的承繼》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西爾莎·羅南《小婦人》
斯嘉麗·詹森《婚姻故事》
查理茲·塞隆《性感炸彈》
蕾妮齊·薇格《朱迪》
辛西婭·埃里沃《哈麗特》
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好萊塢往事》
《我叫多麥特》
《火箭人》
《喬喬兔》
《利刃出鞘》
音樂/喜劇電影最佳男主角
丹尼爾·克雷格《利刃出鞘》
羅曼·格里芬·戴維斯《喬喬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好萊塢往事》
塔倫·埃格頓《火箭人》
艾迪·墨菲《我叫多麥特》
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奧卡菲娜《別告訴她》
安娜·德·阿瑪斯《利刃出鞘》
比妮·費爾德斯坦《高材生》
艾瑪·湯普森 《深夜秀》
凱特·布蘭切特《伯納黛特你去了哪》
最佳男配角
湯姆·漢克斯《鄰里美好的一天》
安東尼·霍普金斯《教宗的承繼》
阿爾·帕西諾《愛爾蘭人》
喬·佩西《愛爾蘭人》
布拉德·皮特《好萊塢往事》
最佳女配角
蘿拉·鄧恩《婚姻故事》
詹妮弗·洛佩茲《舞女大盜》
瑪格特·羅比《性感炸彈》
凱西·貝茨《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安妮特·貝寧《酷刑報告》
最佳導演
托德·菲利普斯《小丑》
奉俊昊《寄生蟲》
薩姆·門德斯《1917》
馬丁·斯科賽斯《愛爾蘭人》
昆汀·塔倫蒂諾《好萊塢往事》
最佳劇本
《婚姻故事》
《寄生蟲》
《教宗的承繼》
《好萊塢往事》
《愛爾蘭人》
最佳動畫長片
《冰雪奇緣2》
《馴龍高手3》
《獅子王》
《遺失的環節》
《玩具總動員4》
最佳外語片
《悲慘世界》
《痛苦與榮耀》
《寄生蟲》
《燃燒的女子肖像》
《別告訴她》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I』m Gonna) Love Me Again《火箭人》
Into the Unknown《冰雪奇緣2》
Spirit 《獅子王》
Stand Up《哈麗特》
Beautiful Ghosts《貓》
最佳原創電影配樂
《布魯克林秘案》
《小婦人》
《小丑》
《1917》
《婚姻故事》
【電視類完整提名名單】
最佳劇情類劇集
《王冠》
《大小謊言》
《殺死伊芙》
《早間新聞》
《繼承之戰》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布萊恩·考克斯《繼承之戰》
基特·哈靈頓《權力的遊戲》
拉米·馬雷克《黑客軍團》
托比亞斯·門基斯《王冠》
比利·波特《姿態》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詹妮弗·安妮斯頓《早間新聞》
奧利維婭·科爾曼《王冠》
朱迪·科默《殺死伊芙》
妮可·基德曼《大小謊言》
瑞茜·威瑟斯彭《早間新聞》
音樂/喜劇類最佳劇集
《巴瑞》
《倫敦生活》
《柯明斯基理論》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政客》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比爾·哈德爾《巴瑞》
本·普拉特《政客》
保羅·路德《悅納新自我》
麥可·道格拉斯《柯明斯基理論》
拉米·尤素夫《拉米》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克里斯蒂娜·艾伯蓋特《麻木不仁》
菲比·沃勒-布里奇《倫敦生活》
娜塔莎·雷昂《輪迴派對》
克斯汀·鄧斯特《佛州中部上帝養成史》
瑞秋·布羅斯納安《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
《第二十二條軍規》
《車諾比》
《佛西與沃登》
《最響亮的聲音》
《難以置信》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克里斯多福·阿波特《第二十二條軍規》
薩莎·拜倫·科恩《特工科恩》
羅素·克勞《最響亮的聲音》
傑瑞德·哈里斯《車諾比》
山姆·洛克威爾《佛西與沃登》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凱特琳·德弗《難以置信》
米歇爾·威廉士《佛西與沃登》
梅里特·韋弗《難以置信》
喬伊·金《惡行》
海倫·米倫《葉卡捷琳娜大帝》
劇情/喜劇/電視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艾倫·阿金《柯明斯基理論》
基南·卡爾金《繼承之戰》
安德魯·斯科特《倫敦生活》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車諾比》
亨利·溫克勒《巴瑞》
劇情/喜劇/電視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帕特麗夏·阿奎特《惡行》
海倫娜·伯瀚·卡特《王冠》
托妮·科萊特《難以置信》
梅麗爾·斯特里普《大小謊言》
艾米麗·沃森《車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