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的一座名山,被開山挖石毀得千瘡百孔,現成礦山公園

2019-07-01     旅遊看信陽

濮公山,為大別山最北端的余脈, 面積4平方公里,最高海撥149.3米,地處河南省息縣城南4公里處的淮河南岸,淮河在這裡趨山勢而三曲三折,呈倒"U"字型。淮水環抱,雲蒸霞蔚,青山倒映,浮光耀金,亦名浮光山、浮弋山。

據《河南通志》載,北宋時期,因受"烏台詩案"的牽連,大文豪蘇軾被貶黃州,路徑息縣時候曾遊歷此地,其見濮公山優美秀麗,獨立挺拔,便揮毫為濮公山留字,稱之為"東南第一峰"。

後來,身為宰相的司馬光也曾到濮公山留字紀念;到明代時,濮公山還被正式立了"東南第一峰"的碑刻。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又有著絕美的風景,濮公山不可謂是一座文化名山。但是,濮公山卻沒得到應有的名山待遇。

為了發展經濟,濮公山被當地政府招商進行開採礦石。經過幾十年的粗放無序開採,濮公山主峰被全部挖掉,僅殘留北山頭、西山頭、南小山等幾個小山頭、小山腳,支離破碎,慘不忍睹。礦山掠奪式開採致使生態環境遭受極大的破壞,道路損毀,粉塵噪聲和地下水污染嚴重。

後來,息縣為了響應"生態立市"的要求,將礦山開採列為全縣"三大毒瘤"之一,關停了濮公山及八里岔草帽山礦區。後來,經過與河南省地礦廳、省旅遊發展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多次研究和磋商,在實地勘察礦區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依託淮河和濮公山現有條件,建設礦山公園的轉型發展方向。

經過多方努力,千瘡百孔的濮公山已經變成了讓人耳目一新的礦山公園。原來廢墟礦坑,現在變成了美麗天池。天池中修建了九曲棧橋,沿鷹嘴崖山脊隨山附形則修築登山棧道,山頂修建了兩座八角亭,山間修築了人行步道,空曠處修建了劉鄧大軍渡淮勝利紀念廣場。

每逢節假日,濮公山地質公園裡遊人如織,歡聲笑語和著春風迴蕩在山水草木間,曾經的"東南第一峰"搖身一變,成為人們休閒娛樂、觀光郊遊的絕佳去處。獨特的風景,還吸引了不少網紅紛紛來此地打卡留念。

雖然,濮公山經歷了一系列的磨難,使得原本的風光蕩然無存。但是,息縣當地能夠及時醒悟,對濮公山進行保護,才使得濮公山有了今天這樣的美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iMEGwBmyVoG_1ZNt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