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這些詐騙案頻發,當心從天而降的「陷阱」!

2020-03-24     清朗天空

來源:福建警方防騙諮詢熱線

近期,我省涉疫情詐騙、網絡貸款詐騙、網絡刷單詐騙、冒充客服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捲土重來,給人民群眾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


編輯


我們整理了以上多發的幾種詐騙「套路」,希望大家擦亮眼睛,避免上當。


編輯

涉疫情詐騙


當口罩、額溫槍成為急需用品的時候,有的不法分子以代購、進貨、低價批發口罩等防疫物品的名義詐騙,或通過其他平台誘導大家到微信進行付款,有的在收款後提供虛假快遞單號,寄出與口罩等無關的物品,騙取大家的錢財,然後拉黑導致無法聯繫。


編輯

編輯

3月18日中午,莆田市荔城分局在城廂區龍橋街道學園中街抓獲涉嫌詐騙犯罪嫌疑人陳某(男,25歲,荔城區人)。經查,該陳2月份以來在網上以「售賣口罩」為幌子,詐騙全國13個省市20餘名受害人約60多萬元。

警方提示

醫療防護物品一定要上正規平台或到正規藥店購買,線上私人交易資金得不到安全保障。

網絡貸款詐騙


主要詐騙形式:

下載安裝貸款APP,加QQ微信發貸款合同;銀行卡和身份信息不匹配需要轉帳驗證;付費開通會員提高貸款額度;徵信不好需要繳納包裝飛、工本費;還款不及時需要提前交納保證金。

編輯

編輯

3月10日,張某某(福建省莆田市人)報案稱:2月20日開始,因缺錢需要貸款,一個自稱360借條員工「小張」聯繫稱可以貸款,隨後雙方互加微信,張某某安裝了客服小張發送的360借條APP。之後註冊並填寫資料並貸款五萬元,但一直沒有放款,客服小張以資料出錯、需要繳納擔保金、辦理會員等理由,分成數次讓受害人轉帳,3月8日張某某意識到自己被詐騙,共計被損失5萬餘元人民幣。

警方提示:

不點擊不下載陌生的連結、APP,不要隨意填寫身份信息、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

不向任何人泄露驗證碼;

所有正規的公司不會在放貸前收取任何費用。

「刷單」兼職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簡訊群發、QQ彈窗、微信朋友圈等多種形式發布「刷單」、「刷信譽」兼職廣告,打著「足不出戶、日入百元」的幌子誘騙受害人參與。

編輯

3月8日,周某芳(福建省仙游縣人)報警稱:2月16日、17日,其被在「抖音APP」中認識的微信陌生好友(頭像為唯品會圖標,女性標誌)及「易信APP」好友(暱稱是「唯品會-怡怡」),以「唯品會刷單賺錢」為由,共被騙人民幣3萬餘元。

警方提示:

任何形式的「刷單」、「刷信譽」行為均屬於欺詐行為,嚴禁任何人參與此類「兼職」活動。

冒充客服詐騙


疫情特殊時期,由於很多企業延期復工,部分快遞滯留,詐騙分子冒充商家客服或者快遞公司客服,以退貨賠款為名,誘導事主按照指示操作「退款」,實則是在引誘事主輸入驗證碼、套取個人信息,騙取帳戶資金。

編輯

3月17日13時許,練某某(女,30歲,福州市人)報警稱,在家中接到冒充淘寶客服的詐騙電話,被以所購物品質量問題賠付為幌子騙匯67萬餘元。

警方提示

當接到此類信息和電話時,應立即通過網點客服或快遞官方渠道核實

冒充公檢法詐騙


在此類犯罪中,騙子會通過虛擬國家機關電話號碼,製造各種假「通緝令」、假「警官證」,報出受害者個人信息等方式獲得受害者的信任。在獲取受害者信任後,採取向「安全帳戶」轉帳、下載APP驗資等方式詐騙受害者錢財。


編輯

莆田市民陳某霞從2020年3月10日至2020年3月13日,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家中,通過下載「Jus Talk」手機APP方式,被「李躍進」檢察官以涉嫌「非法參與集資詐騙」為由詐騙28萬餘元。

警方提示

國家機關不會以電話、QQ、微信等方式偵辦案件,更不會讓群眾下載來源不明的軟體。點擊陌生網站前要認真辨別網頁連結,不要下載陌生軟體,不要隨意填寫個人信息及銀行卡帳號、密碼、驗證碼

諮詢請撥打福建警方防騙諮詢熱線96110-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z_bDHEBnkjnB-0zN1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