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印的盛宴或終結,加拿大或蕭條,高盛:1.2萬億美元將流入中國

2020-04-17     BWC中文網

近期,隨著新冠病毒對美國、歐洲多國的經濟衝擊日益嚴峻,美聯儲等多個發達市場的央行都開啟了空前的印鈔機放水模式。例如,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本周已增至創紀錄的6.42萬億美元。而自3月初以來,美聯儲將利率降至零、重啟購債並推出前所未有的一系列舉措。

隨之而來的,引發了全球不少投機客希望藉此機會進行樓市等資產的新一輪炒作。然而,今時不同往日,事實證明,全球多個炒作級的高房價龐氏騙局似乎正因為新冠病毒的爆發而被揭開。多個高度依賴外國人投資樓市的經濟體也因此面臨重創。

例如,在加拿大,3月加拿大住房市場趨勢下降。多倫多和蒙特婁的經濟活動呈下降趨勢,加媒分析預計,到2020年夏天時,加拿大樓市可能會迎來真正的崩潰。

其中一個標誌性的現象則是,中國買家持續從加拿大樓市撤離。而艾伯特大學報告顯示,中國買家在加拿大的投資正在下降。中國人對加拿大的投資額從2017年的84億加元(1加元約合5元人民幣)下降到2018年的44億加元。而2019年上半年,中國買家對加拿大的投資額中的新交易數量從165筆下降到了92筆。

事情的最新進展是,加拿大房地產公司表示,受新冠病毒對加拿大經濟的衝擊,中國買家購買溫哥華房地產的數量急劇減少。截至目前,加拿大許多房地產公司面臨著困境。例如,加拿大Brookfield等房地產公司的股價已下跌了50%以上。

對於過於依賴外國人投資樓市而發展經濟的加拿大而言,加拿大公共政策智庫弗雷澤研究認為,未來幾年內,加拿大經濟進入蕭條期似乎難以避免。與之相似的是,同樣的景象還發生在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最新報告顯示,截止3月,澳全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1.9%,跌回到2016年10月的水平,其中雪梨、阿德萊德等大城市的跌幅尤為明顯,距離歷史高點分別下跌了12%和8.9%。經濟學家說,大規模的失業以及禁止房屋現場銷售將對澳大利亞房價造成重大打擊。

澳大利亞財政部長稱,目前,該國住房投資連續第四個季度下降,下降了1.7%。值得一提的是,據畢馬威與雪梨大學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截止2020年2月的12個月里,中國買家對澳的投資額為69億美元。較二年前的100億美元下降了近三成,達到2011年以來的新低。

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喬什·弗萊登伯格

經濟學人雜誌更是將澳大利亞列為世界上房價被高估最嚴重的經濟體,前澳大利亞經濟和政策顧問約翰·亞當斯稱,現在澳大利亞的經濟由富落窮已經不可避免。而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在澳投資樓市還隱藏著另一層風險,路透社在數周前報道中稱,如果當澳大利亞的市場環境變得更壞時,甚至可能將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買家的空置房子強制徵用為廉租房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這就意味著這些空置房產事實上已經被"充公沒收"了。

這都表明,全球投資者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投資樓市或都面臨著財富嚴重縮水的同時,似乎還面臨更大的財富風險。這就不難理解,如前所述,一些擁有敏銳洞察力的中國買家已提前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樓市撤離了。

與加澳樓市受到衝擊類似,美國樓市同樣是新冠病毒的受害者,房屋建築商研究部的安德魯·史密斯(Andrew Smith)寫道,3月份新屋銷售量下降了79%,而取消交易則從月初的不足8%增至3月底的35%以上。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一項快速調查顯示,目前美國各地的房地產經紀人都將停止銷售房屋,買主的興趣大幅下降,在短短一周內增加了兩倍,總抵押貸款申請量也下降了29.4% ,約90%的現房銷量卻出現意外大幅下降,跌入近三年來最低谷。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中國買家已提前從美國樓市撤離,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買家對美國房地產的諮詢數據要比一年前下降27.5%。另據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報告,中國買家早從2018年開始就出現首次開始拋售美國房產屋。

要知道,美國城市長達十年來正是膨脹於美聯儲持續向市場釋放洪水猛獸般的流動性,再加上國際炒作資金持續流入市場,助推了其估值,而BWC中文網獨家將這一現象稱之為美聯儲印出來的龐氏騙局,而現在病毒的爆發已經使得美國資產市場無力承擔,這勢將加速美國樓市下行趨勢。換言之,美聯儲為應對新冠病毒的大規模放水,並不能阻擋美國樓市類資產被全球主要買家拋售的熱潮,美聯儲象徵美國印出的樓市盛宴或正終結。

事實上,早在數周前,喬治·索羅斯就警告說,美國市場可能會進入大蕭條期,分析預計至少16萬億美元將從美元資本市場逃離出來,轉向收益更高的市場。華爾街日報稍早前分析報道稱,中國買家等全球主要投資者或將持續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樓市資產中撤離。那麼,全球更多資金的風向將去向哪裡呢?

分析認為,隨著全球市場和投資者對在中國市場應對新冠肺炎後復產及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的樂觀態度,促使全球市場將中國債券市場作為新的避風港,比如,全球因新冠病毒和油價暴跌遭遇金融市場巨震,但一季度境外機構加倉中國債券態勢未被逆轉,央行最新數據,一季度境外機構凈增持量近600億元,創下達1.95萬億元人民幣的紀錄高位,這得益於中國國債被納入摩根大通等更多國際指數,高盛分析預期此將吸引約12000億美元資金在未來五年流入到達13萬億美元的中國人民幣債市中。(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raaiXEBrZ4kL1ViQ4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