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日游攻略,乘電車帶你玩轉廣州

2020-01-03     Hi驢友

坐電車出發,穿越廣州老城區,看著老城建築,穿越狹長又熱鬧的街區。到達以前的租界,漫步洋人街,再品嘗東南亞美食。怎麼看,都是再適合不過的搭配了。

今天要介紹的電車路線,就是這樣一條透著老城舊事的情懷之旅。

關於102路電車

圖:102路"辮子車"手繪。

102路公交車,它是原電車2路線,1961年通的車。始發站和終點站是:東山——文化公園。這是一條在廣州行走了50年公交路線,50年前從這一站到那一站,50年後依舊如此,仿佛時光不曾流逝,我想行走的"古董",說的就是它了吧。

路線:東山公交站場—沙面大街—蘭桂坊—聖心石室大教堂

第一站:東山公交站場

地鐵1號線東山口站,E出口就能找到東山公交站場,在東山口站的隧道里走著,你會看到兩旁。有著關於廣州古城文化的長廊,圖文並茂,文字淺顯易懂。

圖:東山公交站場。

還有著老廣州的地圖,古代中軸線的介紹,當然,少不了騎樓,西關大屋這些老廣特色建築。

圖:東山公交站場。

驚奇地發現此行的目的地之一聖心大教堂也有介紹。

如果說102路車是廣州最古老的電車路線之一。那麼我想,彙集102,107,108三路電車的東山公交站場,那絕對是廣州最古老的電車總站了。

圖:東山口。

長長的電線,架在天空,錯落交織在一起。像長長的辮子,向空中延伸,用力地伸展著。仿佛再高一點再高一點就可以觸摸天際。

無軌電車,又叫"辮子車",哈哈,多貼切多可愛多生動的名字。

圖:無軌電車。

喏,這就是102路電車啦,以前這路車是沒有空調的,現在全是嶄新的空調電車啦。

周末乘客也不多,上車都是有位的。

圖:102路電車。

坐上電車,哐當哐當,車行駛地比較緩慢。

車廂里有著關於電車路線的介紹,每一條電車路線,都有著它的歷史它的故事。

圖:102路電車。

看看介紹,玩玩摺紙,望著兩旁老城的建築,途徑中山醫,小傢伙大喊一聲!媽媽,我和爸爸來醫院的時候坐過這輛車。

圖:102路電車上。

不到一小時,即可抵達102路的總站:文化公園。如果不著急的走,在路旁稍作等待,就會發現這有趣的一幕,看看司機大哥,是怎樣人工掰電線,換"線路"的。

一拉一扯之間,司機就靠手工操作換了一條線路。很是有趣呢!

圖:無軌電車。

交通:地鐵1號線東山口E出口,東山公交場站02路車直達文化公園總站。

第2站:蘭桂坊

蘭桂坊是沙面超人氣的餐廳,裡面既有泰菜又有粵菜。

圖:蘭桂坊。

原本想逛逛文化公園,奈何孩子們嚷著餓了,那隻好放棄文化公園,直奔蘭桂坊。

從文化公園總站到蘭桂坊也就是幾分鐘,穿過馬路後過橋進入沙面,左側直走就是蘭桂坊了,很是好找的。

圖:咖喱蝦。

蘭桂坊是一間集合粵菜和東南亞菜的特色餐廳,上圖的咖喱蝦是我的至愛。

黑叉燒更是深受孩子們歡迎!

圖:黑叉燒。

三大三小,點了六隻乳鴿、咖喱皇炒蝦、黑叉燒、榴槤薄餅、蝦頭油炒飯、椰汁西米糕、上湯白菜...三百多元,人均60的樣子。

外出遊玩,絕對要把美食納入行程,飲食的文化和景致結合,才是完美的。

圖:椰汁西米糕。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南街7號


第3站:沙面

沙面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鴉片戰爭後,1861年之後淪為英、法租界。

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新巴洛克式、仿哥德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在這裡都可以找到,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

圖:沙面。

說到沙面,不得不提這間教堂了。坐落於沙面大街14號,露德天主教聖母堂。

圖:沙面。

沙面露德聖母堂創建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因該堂花園南連建築一座聖母山安放露德聖母像而得名。

圖:沙面露德聖母堂。

沙面不大,如果快速地行走半個小時就走完了。

沙面大街

但是,如果你走走拍拍,畫畫吃吃,怎麼也得花個大半天。

圖:沙面。

沙面確實是個非常適合拍照的地方,天生自帶小清新,隨便找個門窗建築,花叢樹冠,都能拍出清新的調子。

圖:沙面。

洋房,鐵網,歐式建築,沙面更是自帶一身的洋氣。

沙面,無疑是廣州著名的婚紗攝影街。一路上,碰上了十幾對拍婚紗照的年輕人。

圖:沙面。

周末的沙面步行街,人多但不喧囂。由於沒有過多商店駐足,一切都顯得很休閒。老人帶著孩子,父母帶著孩子,年輕的那女奔跑的,玩耍的,吹泡泡的,拍照的,聊天的.....

一切在綠樹洋樓下,顯得靜謐而美好。

圖:沙面。

孩子們總能很快的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追泡泡追得滿身大汗,或者趴在凳子上塗著天馬行空。

圖:沙面。

地鐵:廣州地鐵一號線黃沙站F出口下,地鐵六號線文化公園A出口下。

公車:1、9、57、123、188、208、209、217、219、236、270、297、538、552在六二三路下,也可坐公交81、102.103.105、106、110、238、538在文化公園站下。

渡輪:可坐水上巴士1在西提碼頭下。


第4站: 廣州聖心大教堂

圖:廣州聖心大教堂。

聖心大教堂於1863年奠基,歷時25年才建成,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

圖:廣州聖心大教堂。

由於教堂的全部牆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岩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聖心石室大教堂"。它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另外三座是巴黎聖母院、威斯敏斯特教堂、科隆大教堂。

圖:廣州聖心大教堂。

可惜很不湊巧,我們去到聖心教堂是下午三點多。教堂裡面正在進行儀式,不讓進教堂裡面參觀,雖然不能感受教堂內部的宏偉;卻又很幸運,站在門外聽著裡面傳來的禱告聲,能夠感受到人們的虔誠。

圖:廣州聖心大教堂。

Tips:

如果沒有活動,教堂平日開放的時間是確定的。

平日:8:00-17:30(節假日不休息),周一休息;

周日(公共開放日)7:00-10:00。

圖:廣州聖心大教堂。

沒得進內部看,我們就繞著它走一圈,透過外牆,門窗,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壯美。

圖:廣州聖心大教堂。

待我們繞一圈走回正門時,剛好碰上了唱詩班的小盆友準備拍合照。

圖:廣州聖心大教堂。

在教堂里聽唱詩班唱歌,一定很好聽吧。

聖心教堂是免門票的,大門入口處有著公交路線的指引。

圖:廣州聖心大教堂。

地址:廣州市一德路56號

交通:沙面地鐵6號線黃沙站,坐兩站到一德路站,B出口,步行五分鐘即達。

坐廣州最古老的102路電車,品嘗濃郁的東南亞菜穿越英法租界洋人街觀摩聖心大教堂。這一天,小完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kydbG8BMH2_cNUgga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