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現在社會對女性要求越來越嚴格,畢竟男女平等了,很多寶媽在生娃前在公司里也是左膀右臂般的風雲人物。
希希媽原來是銷售部經理,那個厲害到自己賺錢買房的女人,一次聊天中,希希媽說:我都沒想過有一天我會辭職全職帶娃。
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希希媽放棄了高薪職業,現在正在全職帶娃。這是現在結婚生娃女人都要面臨的問題:到底是全職帶娃,還是請老人幫忙,或者說顧保姆帶娃,然後自己接著工作呢?
當初生娃的時候也面臨這樣的選擇,起初真是想著老人幫忙帶娃,然後就出去工作的,後來帶著帶著就捨不得丟開孩子了,最後也「淪陷」為全職寶媽了,好在娃睡覺後可以在電腦前敲打敲打文字來宣洩一下帶娃的「苦惱」,也算是「苦中作樂」了。
那麼媽媽全職帶娃和出去工作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安全感的建立
先生有個同事,他們家兩個孩子,二胎是女兒,比我家寶寶大十天,十一的時候公司團建,我們帶著寶寶參加,期間也見到了先生同事的女兒,全程幾乎沒有小臉。小女兒的媽媽說:你家孩子好愛笑呀,你看我們家閨女,好嚴肅,很少笑!
這其實就是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娃和工作媽媽帶出來的娃的差別了,出去工作的媽媽,孩子安全感總是缺失的,即便孩子看起來乖巧、聽話。
依賴性
鄰居家果果今年上一年級了,奶奶經常抱怨:她媽媽要是不在家,她自己會吃飯,會穿衣服,可是她媽媽一回來就什麼都不幹了,吃飯要喂,衣服也不會自己穿了。
很簡單,孩子跟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少,果果五個月的時候,媽媽就去上班了,在白天她會一整天都見不到媽媽,小時候可能撒嬌的方式就是吃奶,求抱抱,可是長大以後,她就是享受那種跟媽媽撒嬌,被媽媽寵愛的感覺。
李嘉誠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即便像李嘉誠這樣忙碌人,他也會定下歸結,無論工作多忙,每個星期一晚上,一家人吃一次飯。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治癒童年。工作還可以再找,錢也可以再賺,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那就永遠都錯過了。
那麼工作的媽媽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其實這是個多項選擇題,怎麼選都沒錯,工作的媽媽也是愛孩子的,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堅強、自信、獨立的女性形象。
有娃後,你是哪種呢?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