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網】捐助物資、分享經驗、呼籲團結、建抗疫醫療服務隊……面對席捲歐洲乃至全球的新冠病毒,華僑華人們再次投身抗擊疫情的戰場,與住在國當地民眾攜手共同戰疫。
戰疫難打,華裔醫生奮戰一線
綜合中國僑網、中新網報道,隨著全球疫情肆虐,剛剛在祖(籍)國衝鋒在前的華僑華人們,又迅速投入支援住在國抗疫戰鬥中。其中,衝鋒在戰疫一線的華人醫生們,承擔著更多的風險。
面對比利時情嚴峻的疫情,旅比華人醫生積極行動,全力投入抗疫鬥爭。為幫助廣大旅比僑胞更好防疫抗疫,在中國駐比利時使館倡議下,旅比華人醫生近日聯合組建抗疫醫療服務隊,為廣大旅比僑胞提供疫情防控諮詢、就診指導及緊急救助服務。
這樣的醫者不在少數,近日,社交媒體臉書上一位華裔女醫生黃文秀(譯音)受到關注。作為新娘的她,本應在英國、法國等地度蜜月,但因疫情取消了蜜月旅行奔赴了馬來西亞的抗疫一線。「資源有限,我們都很珍惜我們的保護層。每天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卸下裝備,把汗流浹背的身軀洗一洗,再吸一口新鮮的空氣,突然很感觸,原來那麼簡單的動作,成了一種奢望。」
3月16日,湖北省武漢市協和醫院西院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成員同荷蘭14家醫療機構負責人視頻連線,就疫情相關問題展開討論。(圖片來源:中新社資料圖片)
防疫物資短缺,僑團僑胞及時捐贈
綜合中新社、北京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Forza Italia! Ce la faremo! 義大利加油!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在義大利金磚投資集團董事長孫運之塞給鄰居的「愛心信封」上,用中意雙語寫著這樣兩句話。信封中,裝著他送給鄰居們的口罩。「疫情面前,我們要更加團結!」孫運之說。
作為義大利國際廣播傳媒責任有限公司監管運營人,孫運之還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下一幕幕暖心的畫面:在義大利疫情「重災區」倫巴第大區,華僑華人捐贈的10萬個口罩將陸續快遞至大區衛生廳防疫應急中心及醫院;一位老僑領不辭辛苦,多次為當地兩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準備「愛心午餐」;在一個僑胞募捐微信群里,大家慷慨解囊,「紅包像下雨一樣」……
近日,西班牙華僑華人協會主席陳建新聯合其他僑胞,為馬德里6家醫院捐贈了防護服,還向部分醫院和警局捐贈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酒精洗手液等醫療防護物資。「所有的物資均由旅西僑胞籌集,大家沒日沒夜地忙碌,打通綠色通道馳援西班牙。」陳建新說,「當地有需要,我們就捐!有時候具體數目都來不及統計。」
在全球共同戰「疫」的當下,這樣的故事正在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演。中國工商銀行巴黎分行18日向巴黎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急救中心SAMU和皮提耶-薩勒佩醫院兩家醫療機構無償捐贈4萬枚N95醫用口罩;21日,美國澤里聯誼會向旅美澤里鄉親捐贈口罩,幫助同胞做好疫情期間的防護措施;23日,土耳其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向伊斯坦堡市馬勒泰佩區政府捐贈了包括1萬隻醫用口罩在內的一批醫療物資,支援當地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
德國德華文旅集團、德國杭州華人華僑聯合會、德國青田同鄉會、德國繪本交流群、愛心助力群等團體代表將一批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移交給海因斯貝格縣縣長普施、縣衛生局負責人維克斯,用於支持該縣抗疫防疫工作。圖為捐贈的防疫用品。 (圖片來源:中新社)
攜手抗疫,華人積極分享經驗
「我女兒是她所在的大學裡第一個戴口罩的中國人。起初許多同學都不理解,但隨著疫情逐漸嚴重,越來越多的同學戴上口罩,開始注意個人防護。」陳建新說,「許多西班牙朋友既羨慕又佩服,希望學習中國的抗疫經驗。」
借鑑中國經驗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普遍共識。在這個過程中,華僑華人擔當起民間「傳聲筒」的角色。他們盡己所能,讓中國經驗更好地落地海外。
孫運之13日曾發布了一則緊急招募令:「意中雙方專家組疫情防控視頻會議,緊急招募口譯志願者」。令他沒想到的是,接到了200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應徵電話,「他們的熱情深深地感動了我。」
在陳建新看來,在應對疫情挑戰上,中國展示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動員力;在援助其他國家抗擊疫情上,中國又表現出大國的氣度和風範。「經此一役,海外僑胞對祖(籍)國的認同感更高了。海外華僑華人支援當地民眾戰『疫』,與中國的大國形象相符合。」
(編輯: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