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風物誌」濟南最全夜市地圖來了

2019-07-02   林歌

濟南夜經濟要來了!濟南最新版「夜市地圖」奉上!

「小南湖夜市」,忽然間成為大明湖畔的熱點

小南湖在哪裡?在老濟南人的俗語裡、它是百花洲的別名、帶有民間智慧的詩意、像很多城市中被遺忘的名字一樣。如今、在夜市經濟的概念下、「小南湖」復活了。

「一聲度」攤位前、琴師一段古曲覓知音;往西幾步遠,電子音樂、手鼓演出等音樂形式混搭,,手繪的團扇、蠟染的長裙,滿目琳琅地掛在路邊,文創產品直接投入市場。攤主卻也不來攬客,沒人吆喝,一切且隨他去。

街角,有人正在演著一部話劇,台邊的行人駐足看上幾分鐘,又移步而去,也無人管票房咋樣。這裡既有下里巴人,又有陽春白雪,他們共生於小南湖夜市裡。

但很多去過一趟的人,卻總覺得這裡令人印象深刻,從裡到外充滿了「文藝范兒」。這裡雖然名為「夜市」,卻並不以售賣為主。因此少了些「斤斤計較」的爭競,多了點「到此一游」的坦蕩。簡而言之,這更像個「非理性」的、凝聚著文藝衝動的創意項目。

在小南湖夜市上擺攤的人,大多是先鋒文化的倡導者。也有一部分是剛剛畢業、或者正在上學的院校藝術生。原本,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互相之間也並不熟悉,但夜市讓他們結緣湊在了一起。

談及初衷,小南湖夜市的策劃人木影說,創立小南湖夜市就是想尋找一種久違的,屬於老濟南的「市井氣息」。他認為,藝術可以生存在舞台上,也能在街頭出現,「大家對於夜市的第一印象,是親切的,喧鬧的。而把這些小眾的藝術形態,以大眾的文化方式表達出來,就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晚上的百花洲,依舊熱鬧。南邊的磚牆上,紅紙黑字寫著「濟南晚上好」,一旁的姑娘隨意地把耳機掛在脖子上,旁若無人地打著節拍……另一側,路過的人們聚集於此,他們不約而同地打開手機的攝像鏡頭,對著姑娘咔咔一陣拍……

百花洲的古老街區,在這個周五的晚上,有了不一樣的顏色。

小南湖夜市開市!跟原來夜市喧雜的熱鬧不同,在這裡,我們能看到很多熟悉的符號:阡陌書店、牛啤糖等等,仿佛一個大型童年回憶現場;在這裡,攤主是最特殊的靈魂,攤位上的產品都是他們的精心製作,手繪明信片、扎染布藝,好像創意集市在露天場景里的再現。

逛逛街,吹吹風,聽聽流水聲,看著一池塘的錦鯉,跟拿著蒲扇乘涼的爺爺奶奶嘮嘮嗑……抬頭望,月亮彎彎;低頭瞧,泉水潺潺。於是在這裡,夜市有了另一種詮釋:當我們拖著飢腸轆轆的身體來到這裡,就找到了疲憊生活的小確幸,平凡生活的小美好。

晚8點,離環聯夜市開市剛過1小時,小吃街已經人擠人走不動道了,大排檔、烤魷魚、臭豆腐、麻辣燙、烤冷麵、涮毛肚……各種美食讓人目不暇接,顧客們穿梭在小吃街挑選自己喜愛的美食,攤位上也忙得不亦樂乎,每個攤位後面的小桌子都幾乎坐滿了人,還有人排著隊在旁邊等待空桌。這個景象,讓人不由聯想到當年洪樓夜市鼎盛時的場景。

周末的閒暇始於周五傍晚,天光漸暗,老商埠的熱鬧在交錯的光影中慢慢顯現。

老商埠里有一家名叫江湖藝社的相聲劇場。過去,有「曲山藝海」之稱的泉城濟南是全國的三大曲藝碼頭之一,行走江湖的藝人們有這麼一個說法:北京學藝、天津練活、濟南踢門坎,山東快書、章丘梆子、梨花大鼓、五音戲、山東落子等民間藝術都曾在濟南這座城市興起。

「濟南是那麼有文化底蘊的一座城市,但為什麼遊客停留的時間不長?應該更多地考慮他們留下來幹嗎?」在後台,剛剛表演完的班主王超對記者說,「這一次濟南要發展夜經濟,我認為不單單是對文化,是對方方面面起一個很大的帶動作用,是一個好事。」

悅立方商業街位於濟南市第二大商圈—洪樓商圈的花園路核心地段,與濟南印象城為近鄰,與百年洪樓、百年山大遙相呼應,形成洪樓商圈商業與人文的無縫結合,在維持自身持續消費能力的同時也對整個洪樓商圈的繁榮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悅立方街區的開業亮相為濟南人打造從白天到夜晚,不間斷的24小時體驗平台,是濟南24小時商業領域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全新突破,自此濟南進入24小時不打烊模式。

多個街區近期推夜市延長營業時間

濟南出台推動夜經濟發展政策後,許多街道、街區都相繼拉開夜經濟發展序幕。

馬鞍山路特色街區

印象濟南:將舉行更多文藝演出活動

濟南華聯:重大節日將適時延長營業時間

長清大學城:創新商圈娛樂設施

芙蓉街:人流量增加,加強商圈安全管理

寬厚里:延長營業時間,打造集市酒吧一條街

高新區:重點打造漢峪金谷、美蓮廣場、萬達金街等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