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這回事,不當回事才是事。如今微頭條這類功能極好,當生活中遇到心中一動的時刻,又有句子湧現,便可以隨手記載。
所以,原創詩挺多,一般都發在微頭條了。但是不一定是七絕,有時候是五絕,有時候是七絕,不過律詩寫得較少,因為律詩篇幅太長,需要構思,特別是中二聯的對仗,更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來琢磨。
也不一定就是七絕、五絕,也可能是不遵守平仄的古絕。這都基於生活碎片,無法考究。但是平仄格律爛熟於胸之後,寫的東西出律的倒是不多了。
題主是要求分享原創七絕。七絕是指古詩中近體詩下的的七言絕句。四七二十八字,遵守平仄格式,押韻為平聲,最好是平水韻、新韻同步發音,不讓讀者產生音律錯亂。
翻翻前面的微頭條,找出幾首來(因為都是隨手做,大都無題)。
八月四日深山功夫谷荷花遲開
昨夜含苞不肯盛,奈何素手拗清香。
公孫谷主今安在?與我同看亂世芳。
這是一首仄起仄收,押平水韻「七陽」部的七言絕句。意思簡單直白,觀景隨心之作,並沒有什麼深意,只是看到深山荷花開遲,又見到功夫谷,想起《神鵰俠侶》中的情花,自娛自樂而已。
七月十一日藏頭「春花秋月」七絕
春江有信潮波起,花落無情競伴君。
秋意闌珊風漸冷,月光如水思如雲。
這是一首藏頭七絕,是和朋友好玩寫的。平仄格式為平起仄收,押韻平水韻「十二文」部。注意最後的「思如雲」不是三平尾,「思」是多音字,這裡用去聲,是「悲傷的思念」的意思。
七月九日荷塘用餐忽遇雨
晝短夜長皆因雨,花開花敗半由風。
森羅天地無情物,道是無情卻有情。
感嘆風雨無情,卻動人心。這是一首押新韻「十一庚」的絕句,首句「因」字出律,當時懶得雕琢,後來就忘了,不過讀來順口,也就無傷大雅了。尾句借用劉禹錫竹枝詞「道是無晴卻有晴」,覺得放這挺合適的,便用了。其實這首詩「因」字出律,「情」字多重複,就當做「竹枝詞」好了。
七月八日雨中聽琴
池前雨細撥蓮葉,水面風旋舞落花。
痴坐神遊玉虛遠,瑤琴入夢已天涯。
平起仄收,押新韻「一麻」部。第三句平仄原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中「玉虛」二字平仄對調,是變格「鯉魚翻波」,並沒有出律。這首七絕的意思一般,尾沒有收好。
六月十七日院中賞荷
雨後天光成碧色,白荷小院出纖塵。
佛心道骨君子氣,不過人生又一春。
仄起仄收,平水韻「十一真」部。第三句「君子」的「子」字應該為平聲,雖然出律,但是因為固定稱呼,而且不算很拗口,就不改了。就意思來講這首卻是本人最喜歡的一首絕句,有景、有情、有志、有嘆,平仄偶有不合,無傷大雅。
這些都是入夏後賞荷吃飯時的一些隨手詩,還有些五絕、律詩,都發在微頭條了,因為題主只問七絕,所以就用了這幾首,有興趣的不妨關注。
寫詩這種事情,大都是興之所至。
問一答五,開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