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 · 周末 | 藝術版圖:心動土耳其

2019-10-12     星球旅行

這個在帝國廢墟上建立永久而世俗的國家裡,不僅僅是遍地熱氣球、藍色清真寺和大教堂,作為連接亞歐兩陸,依山傍海,波斯、阿拉伯、拜占廷、鄂圖曼多重文明相融合的土地,這裡必然充滿了無數靈動的存在。

在土耳其上空盤旋,你想像飛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之上的跨海大橋,穿梭在《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遺址,前往世界奇景卡帕多西亞,觀鳥勝地庫什湖,秀美的亞洛瓦溫泉,正因古老文明與歷史的碰撞,使得這些錯綜交錯成了今天的土耳其,成就了土耳其獨有的藝術。

西方繪畫藝術於19世紀傳入土耳其,並迅速在這裡落地發芽。20世紀初期,伊斯梅爾、伊布拉姆·卡利、阿芙尼·麗飛、費赫曼·杜蘭等眾多「1914一代」的畫家紛紛前往歐洲成為了印象派畫家。

與此同時,由澤科·法克·伊澤、埃里夫·納茲、塞莫爾·特魯、阿比定·蒂諾以及雕塑家祖赫圖·穆利杜魯組建的「D團體」,卻對印象派繪畫不感冒,於是他們試圖在土耳其傳統藝術與歐洲新繪畫運動的理念間、在本土繪畫色彩與西方繪畫技法之間進行融合創作。

20世紀50年代,藝術運動一浪又一浪,以阿德南·庫克、鹿特芙·古納伊、塞姆西·阿雷爾、阿比定·艾爾德魯魯為代表的抽象派畫家試圖將書法融入到藝術中,加上內塞特·古納爾關於社會題材的畫作;德弗利姆·艾爾比爾的袖珍繪畫;奧爾汗·佩克用暈染技巧創作的動物形體畫及安納特里風俗畫,土耳其繪畫領域出現百花齊放的態勢。

隨後,先鋒類畫作和實驗類畫作開始在土耳其繪畫藝術中逐漸展開。

而從鄂圖曼時代後期開始的文化「西學東漸」浪潮中,雕刻藝術也在逐步發展,並延續到共和時代,使得雕刻藝術得以進一步發展。

在雕塑藝術的發展早期,藝術家主要進行著紀念碑和阿塔圖爾克雕塑的創作,而這期間,一些外國大師如科里佩爾、卡諾尼卡、哈納克、托拉克和貝林等占據著主流地位,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

哈迪·巴拉和祖赫圖·穆利多魯從20世紀50年代以後影響了美術學院雕塑系的發展。他們擅長使用抽象派的雕塑方法,以及使用種類繁多的當代雕刻工具和雕刻技巧。在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的藝術改革下,土耳其藝術又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受到阿拉伯文明和波斯文明的影響,以及西方文明的衝擊讓土耳其藝術終於開創了一種屬於自己的獨特藝術形式。

當然,音樂作為藝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占據著土耳其藝術的重要地位。土耳其民間音樂起源於亞洲大草原,它和出於鄂圖曼宮廷的土耳其古典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土耳其民間音樂都沒有記譜,而是按照傳統的方式由被稱為「阿斯克拉爾(asiklar)」的民謠歌手口頭傳唱。如今在每年12月舉行的梅烏拉那節期間,人們都可以在科尼亞欣賞到地道的土耳其音樂。從10月14日開始到26日,將在土耳其的烏法舉辦國際文化藝術周。

不禁要感嘆一番,這裡就是古蹟的天堂!是啊,土耳其的土地上展現著的不僅僅是今天人類的面貌~其中,阿斯潘多斯古劇場位於安塔利亞,始建於公元155年,擁有容納7000人的石階觀眾席,劇場直徑96米。

近2000年的歷史,經歷過的不論是地震、戰爭還是用作他途,這裡都沒能大面積的被摧毀和減損,劇院精美的構造除了部分檐口外幾乎是完美無缺地保存了下來。

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古羅馬劇場遺址之一。其獨特的聲學設計據說當年一枚銀幣落地都可以在觀眾席上聽到。

另一處內姆魯特,位於阿德亞曼境內,是世界最高的露天博物館。山上有10米高的雕像、數米長的碑刻和古老的科馬吉尼神殿。

山腰上有很多古墓,科馬吉尼王國的國王安條克的墳墓就在其中。除此之外,山腰上還有很多大雕像。

1987年,內姆魯特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落日時分,這裡仿佛有股神秘的力量~

當然,在我看來充滿藝術色彩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美食,而土耳其就是很好的典範。作為典型的土耳其菜肴代表Dolma、Saema、Borek中以被填滿米的蔬菜、小扁豆,肉和酸奶一同組成。

由於宗教的原因,土耳其菜系中的肉類以牛羊為主, Kebab,也就是土耳其烤肉,經常搭配蔬菜和土耳其麵包或者米飯和酸奶一同食用。

菜系主要分為3種,日常菜肴,招待菜肴和節日菜肴。最後的最後,請不要虧待了自己的味蕾哦~

- END -

部分資料來源:土耳其國家旅遊局

藝術人文 | 興趣旅行 | 品質生活

* 新的藝術星球分享會微信群開通啦!

添加微信號:shenchenglian 邀您來尬聊!

(請備註來自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IRgx20BMH2_cNUg2n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