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去「外地」讀大學,以下這5點要謹記,家長轉給孩子

2019-07-27   以夢為馬的貓

作為一個過來人,其實很能夠理解很多學生高考之後想要報考外地大學的心態。其實如果成績不算特別好的話,報考本地的大學就業會更有優勢一些,但是很多學生就是覺得外地的月亮比較圓,想要去常識一下沒人管的滋味。

其實去外地大學也並沒有什麼不好,雖然說有利有弊,但是如果學生本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好的話,還是利大於弊的。事實上什麼樣的孩子不適合去外地讀大學呢?比如說自理能力非常差的,連衣服都不會洗的就不適合。



雖然說人都是可以鍛鍊的,但是有些學生本身生活能力較差,去外地讀書也不過是讓父母更擔心而已。其次自制力差的也不建議,畢竟隔得遠了沒人管就真的放飛自我了,等大學畢業後悔也沒啥用了,大學生的時間耽擱不起。

隨意如果家有高考生的家長注意了,如果自家孩子已經是准大一新生了,要去外地讀大學的話,一下這4點一定要讓孩子謹記,不是說換了一個地方沒有了約束就自由了。或許未來很多年都會因為大學的自我放縱而後悔的:



1、一定要提前做好自己的學習規劃——比如說專業需要考取的證書,比如說是否準備考研,如果打算考研的話要做好什麼準備,甚至四年的學習計劃,能夠給自己規劃好的話,只要大學幾年不徹底的放縱自己,都不至於學不到東西。

2、保護自己——特別是家有女兒的家長,對這一點是非常的擔心的。當然並不意味著家有兒子的就一定放心了,畢竟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接觸的人都是陌生的,畢竟人心隔肚皮。所以在校內儘量和同學和睦相處,儘量別產生矛盾,如果真的有矛盾能遠離就遠離,畢竟去大學是為了學習的,保護自己最重要。



3、學會自我約束——很多學生離開了家就像是放飛的鳥兒一樣,但實際上大學的課程關係著未來就業,即便畢業就轉行,但能夠多學點東西,未來未必用不上。更何況大學學費不便宜,如果因為玩遊戲、曠課、熬夜玩手機等放棄學業,是真的很可惜。

4、獨立——離開父母雖然自由,但是從離開父母的那一刻開始,就要開始學會獨立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不可能照顧一輩子,所以大學去外地讀書最大的好處可能就是培養了獨立自主的能力,這也是進入社會適應社會最重要的一步。



5、交朋友寧缺毋濫——很多學生進入大學的時候都已經成年了,所以在大學裡面談戀愛,交朋友都是很尋常的事情。但是很多學生其實並不是說遇到了真的很心動的人,相反只是為了談朋友而談朋友。尤其是女生的話,一定要寧缺毋濫,學會保護自己,不管是談戀愛,還是正常的交朋友都是如此。

最後,今天就暫時分享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填報志願、高考、大學、專業、家庭教育等相關的信息,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