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作為國家法定的流通貨幣,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直都在民間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民眾日常出行和購物不可或缺的重要幣種。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全面落地,手機支付和虛擬交易則成為了當下的主流,這就使得硬幣、紙幣等傳統貨幣在交易過程中遭遇尷尬。
員工傻眼,數百斤硬幣突現4S店
據媒體10月18號報道稱,山東鄆城男子開麵包車拉著四五百斤硬幣,到當地一家4S車店買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據悉,該男子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學會將平日剩下來的硬幣都積攢起來,積少成多以後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他在這句教導下堅持了20多年,最終積攢了將近500斤的1元硬幣。
恰好男子近日打算買一輛新車來改善生活,突然之間就想到了自己積攢多年的硬幣,並在朋友的幫助下,開麵包車拉著這些硬幣來到了4S店。
面對數百斤的1元硬幣,店員們統統傻眼,雖然拉著硬幣去買東西的新聞時常出現,可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還是頭一遭。可不管怎麼樣,來的都是客人,而且也是國家認可的貨幣,只能硬著頭皮去數錢。
為了清點這些硬幣,4S店一群人圍坐在地上,有部分店員數到手都發軟。最後成功清點出了4萬枚1元硬幣,而該男子也如願開回了自己的新車。
怪相頻出,硬幣買得了房卻買不了票
關於硬幣的新聞還真不少,不僅有拿硬幣買車的,甚至還有買房和存款的。今年5月份,濟南一男子拉著價值15萬人民幣,裝滿了20個飲水桶的硬幣,來到售樓處支付房子的首付。為了清點這些硬幣,售樓處一共調動了26名員工,4個小時才清點完畢。
但即便是這樣,仍舊有一小部分人會「歧視」硬幣,甚至毫不掩飾拒收。此前,陝西安康城東客運站就發生過這樣一起事件。當時有乘客花55.5元購買了一張車票,由於裡面有5枚1毛錢硬幣,被售票員以「現在1毛硬幣沒人要」為理由拒收。雖然在乘客的據理力爭下,售票員勉為其難收下了這些硬幣,可也引起了熱議。事後,客運站對這名售票員進行了批評教育,事情才算是得到了圓滿解決。
堅守現金「地位」才是正途
不出意外,這起硬幣買車事件在網絡上還是引起了熱議,但網友們以調侃居多。有網友稱,4S店員在清點硬幣的時候,心裡怕不是在想「我和你什麼仇什麼怨,居然拿這麼多鋼鏰來買車。」玩笑歸玩笑,一生能碰到這樣一件事,機率感覺比彩票中五百萬還難,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
也有網友對店家的舉動表示讚賞,畢竟汽車和房子一樣,都屬大額商品,明知客戶買的是低端型號車,還是能第一時間抽出人手來服務客戶,並且沒有任何差別對待,這樣的店家很真誠,值得點贊。
在筆者看來,雖然現在社會已經進入到了無現金支付的時代,但是現金本身仍然是無可動搖的重要支柱。因此遵守國家出台相關規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以任何理由推脫甚至是拒收硬幣的行為都不應該提倡。
不過,有關部門也可以出台一些快速清點大量硬幣的方法,來減少商家的負擔,畢竟動輒幾十甚至是上百斤硬幣放在你面前,就算是查數都要花費一番功夫,何況還要在這個基礎上理清數量。
買方的利益固然要保護,但是也要照顧到賣家的實際情況,共同推動、一起進步才是社會應有的樣子。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