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篇關於野生動物的文章我們分享了:生物界的活化石——中國大鯢、優雅的大貓——東北虎、草原大哥二哥——非洲獅和斑點鬣狗。它們形態各異,威武霸氣,都有著讓人生畏的外表,今天我們就換換口味,了解下世界上最可愛的野生動物之一——豎琴海豹。
當我第一次看見到豎琴海豹幼崽時,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也太可愛了吧,這比我們家那隻喵可愛多了!我相信你也會跟我一樣,被它們的可愛的外表所俘獲。但它們除了是只可愛的小海豹,會賣萌以外,它們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本領和強大的適應能力,這使他們能夠在食物匱乏、競爭激烈的北極圈內茁壯成長。
左(幼崽)右(成年)
豎琴海豹(pagophilus groenlandicus)是一種哺乳動物,屬於海豹科(沒有外耳的海豹)家族中的鰭足亞目(即鰭足動物)。
成年豎琴海豹顏色是淺灰色,得名於它們腹部和背部皮毛上黑色的豎琴形狀斑紋,這些斑紋通常出現在雄性7歲左右,而雌性的豎琴斑紋則不那麼明顯,通常會出現在12歲左右。這些小時候可愛到爆的生物成年後可以長到1.8米,重達360斤,平均壽命約為35年,看來美麗和可愛也是稍縱即逝的!(哈哈)
格陵蘭海、白海(離俄羅斯海岸不遠,也在加拿大紐芬蘭境內)發現了三種豎琴海豹。格陵蘭海岸是豎琴海豹數量最多的地方。
與人們普遍認為的觀點相反,豎琴海豹其實很喜歡游泳,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水裡,在陸地上的時間反而很少。它們屬於群居的動物,在遷徙過程中通常會聚集成非常大的群體,在大群體中,它們也會形成更小的群體,小群體有自己的等級制度,這些群體最終將會從大群體中分離出來。
豎琴海豹潛水深度高達200米,在發現危險的時候,它們猛吸一口氣可以在水下潛行13分鐘,這是一個躲避捕食者特別有用的本領,看過《動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海豹的天敵就是北極雄,但北極熊只能在水下待幾分鐘就要上來換氣。而豎琴海豹不僅潛水時間長,它們還能在冰下航行,並且對潛入點有很好的記憶,所以它們和北極熊經常玩貓捉老鼠的遊戲,把北極熊累的夠嗆。
此外,它們可以在水下可以通過多達19種不同的叫聲相互交流,這種交流方式在求偶和交配過程中也很常見。
在北極圈內,氣溫可以降至零下20攝氏度,只有在寒冷環境中進化得很好的動物才能具有生存優勢。
為了調節體溫,豎琴海豹結合了解剖學和行為習性來抵禦嚴寒。對於大多數哺乳動物來說,會通過提高新陳代謝率和能量消耗來保持體溫,然而對於豎琴海豹來說,它們有一層十幾公分厚的脂肪,這有助於在游泳時保護身體,事實上,它們在水裡游得時間越長,它們的體溫調節就越有效,這也是它們能在水中長時間停留的原因。
棕色脂肪組織占身體脂肪總儲量的60%,棕色脂肪組織能產生大量的熱量,並且具有豐富的毛細血管,一旦冰冷血液從皮膚表面返回,這些脂肪就會使血液立即升溫,因此,它們心率的小幅提高會比大多數陸地哺乳動物體溫回升更快,為內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熱量,這對剛斷奶的幼崽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它們的鰭狀肢還可以作為一種熱交換形式,根據需要來保持體溫或更快的散熱。當它們在冰面上時,海豹會把前腳蹼壓在身體下,並把後腳蹼合在一起,這樣就減少了熱量的散失,也減少了身體與冰面接觸的面積,如果需要降溫,它們則會敞開四肢趴在冰面上。
對於豎琴海豹來說,它們最重要的感官是視覺。它們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大的球形晶狀體,這提高了它們聚焦物體的能力。由於眼中脈絡膜反光毯(明毯)增強了眼睛的低光敏感度,這使它們能夠在100-300米深處的水中看到獵物。
在水中時眼角膜上會形成一層淚膜,可以提供持續的潤滑以保護眼睛不受海水的傷害。然而,與大多數陸地哺乳動物不同的是,它們沒有淚道,所以在陸地上時它們的眼睛總是淚汪汪的!看起來像剛剛哭過,這讓它們看起來總是楚楚可憐的樣子!
豎琴海豹有很強的嗅覺,它們可以在大型群體中通過嗅覺來尋找自己的孩子,還能感覺到正在逼近的捕食者。在水下,它們會閉上鼻孔,所以嗅覺就沒用了。但是它們有著觸覺靈敏的鬍鬚,能夠感觸到獵物和捕食者造成的輕微震動。
豎琴海豹沒有突出的或可見的耳朵,但是,它們頭上有兩個洞,直接通向頭骨內的一個腔室,所有海豹家族都有這個特徵,無論是在空中還是在水下它們都有很好的聽覺。能夠聽到高達60000赫茲以上的頻率。
豎琴海豹可以在5-7歲的時候繁衍後代,它們的交配季節一般是在冬天,這時一隻成熟的雄性海豹會占據冰層內的一塊區域,試圖吸引雌性海豹。
交配通常發生在浮冰上,而不是陸地,三個月後,通常是在來年二月,雌性會生下一隻幼崽。母海豹會通過氣味來識別自己的幼崽,在群體中它只會照顧自己的幼崽,但沒有記錄表明豎琴海豹會吃掉其他母海豹的幼崽。由於雌性海豹沒有固定的配偶,所以小海豹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剛出生時,幼崽重11公斤,長約85厘米,頭幾天幼崽的毛呈黃色,慢慢會變成了純凈的白色。
當幼崽開始長牙時,如果它們得不到喂養,牙齒就會停止生長,它們也不能活到成年,這使得哺乳期喂養不僅僅是為了營養,而是一個對幼崽生命更重要的過程。令人驚訝的是,幼崽的斷奶過程非常突然,雌性海豹會在12天後拋棄她的幼崽。
被遺棄的幼崽會在同一個地方呆上幾周,然後才會游泳
當母親離開時,幼崽會哭喊著要母親回來,但是沒有用,雌海豹依然會返回海中,海豹幼崽在往後的幾周里基本上待在原地不動,保存身體脂肪。在那裡,幼仔完成由白色到銀灰色的褪毛過程。四周後完全獨立,可下水覓食,在這個過程中幼崽會損失50%的脂肪。
這使得幼崽很容易受到北極熊和其他食肉動物的捕食。在一個季節內出生的幼崽中,多達30%的幼崽會在出生後的第一年死亡。主要是因為它們一開始不會游泳,也沒有人教他們怎麼游泳。
所以對於豎琴海豹來說,母性這個身份並不是一種神聖而珍貴的經歷。
豎琴海豹是地球上幾乎完全依賴于海冰的動物之一,因為北極的浮冰再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融化,它們的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少。
隨著商業捕魚的發展,嚴重影響了它們的食物來源,這迫使它們的遷徙路線也變得越來越極端,豎琴海豹目前在IUCN的紅色名單上是最不受關注的物種,被列為無危物種,每年有規定的合法捕獵的數量限制,目前它們的數量在不斷下降,希望在以後這種現狀會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