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香港樂壇天皇巨星。1945年2月2日生於廣東廣州,祖籍廣西桂平。他是香港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著名的實力派歌手,並且是當今香港樂壇歌手的師傅,並有「樂壇之父」的美譽,廣為人知的容祖兒,鄭伊健,謝霆鋒既是他慧眼識珠。2002年10月一代巨星就此殞滅,享年57歲。
提起羅文,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恐怕大多數的人,最先想到的是他的代表作《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以及那一首唱響無數香港人的《獅子山下》。在1991年第十四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香港電台表彰他在香港樂壇的傑出成就,向羅文頒發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
圖:Lady Gaga
十年前(2008)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在關注披著生肉、踩著高蹺、往臉上植入稜角,宣稱自己是猶大使者的Lady Gaga,羨煞眾人。
卻沒人想到,數十年前香港就已經有一位走在最前,突破性形象的天皇巨星出現,他就是——羅文。當年的香港娛記笑稱:羅文的妖艷、嫵媚、浮誇、前衛、比起後來的Lady gaga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在為了喚醒你腦海中的對比。讓我們坐回時光機,且來重新回顧跨時代先生——羅文。
1960年代初期,他自廣州來港。據他親口所述,他來港後第一份工作,是一個親戚的裁縫店裡幫手,這份工作是包食宿,但沒有薪水的。後來他又從事過戲院帶位、銀行練習生等等的基層工作,那時候他穿著一件紅色小綠領緊身上衣,黑色窄腳褲,因年輕的時候深受披頭士的影響,玩樂隊、酒吧駐唱一些歐美歌曲。腋下夾著一張the beatles的唱片,樣子有點兒傲慢,那時候他在銀行做信拆。無論他上班的時候穿什麼,而在休息日都穿的很Casual。組建樂隊的時候,羅文受到the beatles的影響,繼而剪了個新髮型。從此,大家都為他取外號,叫他「beatles 仔」。
事實上,羅文從小接受歐美文化的薰陶。他原名譚百先,「羅文」僅是個藝名,來源於英文名字Roman的諧音。後來組成了Roman&the four steps,起了藝名「羅文」。羅文五官帥氣,造型獨特。
同時,他的表演非常到位,以他的演技完全可以繼續在影視圈發展。然而他並沒有這麼做,他是將歌唱當做終身事業的人。
如果你不是他的忠實歌迷,也許就不會知道,在舞台上的他:大膽,張揚,前衛。活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他會用穿著告訴你,其實Smart Casual風格的著裝也是有很多「潛規則」的。例如:羅文標配的白色t恤衫+喇叭褲
很長時間,印象中的羅文——是那個唱小李飛刀的羅文。畫上兩槓等同起來。不同的歌者形象,甚至也覺得分裂。
這一件特別的白色上裝,看上去十分動感,紅色燈光射在衣服上面,添加了一點科幻氣氛。如若對這件衣服加個動態的形容詞,不妨可以大膽一點,稱之為「眉飛色舞」。
1980年,他在香港的舞台舉行演唱會,演唱會上他不僅身穿有大量流蘇、羽毛、晶片、閃鑽的演出服,還穿上了高跟鞋,在妝容上也淡化了性別的界限,由此帶來一次跨越性別的演出。
除此之外,他反串技藝。
至今看來,仍然是驚世駭俗,獨領風騷幾十年。
服裝上,他愛穿珠片衫和佩戴寶石首飾。他下面是亮皇皇的草裙,劈開大腿,屁股使勁熱舞,跟甄妮一起,貼身貼面斯磨纏綿。在那個時代唱這種類型的歌。演唱會上最重要的是「要放得開,才能夠調動全體熱情。」
有時候,會懷疑羅文是否生錯了年代?
他用跨越年代的演唱證明了自己在香港流行樂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總不會忘記他每一場精彩演出。
一開始聽林子祥《男兒當自強》,以為他是一個特別正經的的藝術家。結果看了他的电影後發現他是鬼馬鼻祖級別的「大逗逼」;後來聽張國榮的《風繼續吹》,以為他是個正經的藝術家;再後來聽羅文的《幾許風雨》,射鵰組曲,心說可算有個正經的老藝術家。
羅文從不滿足自己的成就,對自己的藝術追求永無止境!而且,羅文的藝人形象更是獨樹一幟,至今都無法復刻。當樂壇王者紛至沓來,當經典永不磨滅——
羅文《Shanghai,New York》,香港首位流行歌曲高度專業化歌手。
一個與之共鳴的時代之聲。
每一首作品都是羅文的夢想,亦是香港音樂史上製作最昂貴的一張大碟。它是羅文本人加上19人的美國樂團再加上日本mastersomic聲音處理製作的夢幻組合,製作費高達200萬。19位紐約優秀樂手組成的樂團為羅文重新編曲和演繹10首經典華語金曲。同時,也是羅文音樂生涯的最後一張作品。傾聽《Shanghai,New York》,跨越光陰is show time !
羅文個人專輯《Shanghai,New York》火熱售賣中!
掃描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END
*微信編輯:星弟
*圖片:網絡
*轉載、投稿、合作: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