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 DU
帶你遇見更美的蓮都
平常大家做飯
總有吃不完的時候
所以就會保存下來
等到下一頓
或者第二天再去吃
網上關於隔夜菜能不能吃的問題
一直是爭論不休
有的人覺得只要隔夜菜沒壞
就可以吃
而有的人認為
隔夜菜會產生有害物質
尤其是到了夏季
溫度升高
細菌等各種微生物
更容易繁殖活躍起來
所以隔夜菜一定要倒掉
這不
最近網上就有一篇名為
《八種菜隔夜萬萬吃不得》的文章
就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
文章內容顯示
在這個季節
有些隔夜菜比砒霜還毒
消息一出
引起了眾多人的重視
那麼
事實果真如此嗎?
今天就帶大家詳細地了解一下
「八種菜隔夜不能吃」的說法
是不是真的?
網傳文章中提到的隔夜菜主要是以下八種:
1、綠葉菜隔夜之後硝酸鹽含量過高,容易損傷身體。
2、隔夜的海鮮等肉類容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食用會損傷肝腎功能。
3、雞蛋(半熟蛋)最好不要隔夜,否則會滋生細菌。
4、隔夜的銀耳蘑菇中的硝酸鹽含量很高,食用容易誘發腸胃不適。
5、隔夜的湯不能放入鐵鍋、鋁盆等金屬器皿,否則會析出有害物質。
6、滷味菜肴不能隔夜存放,否則會滋生黴菌。
7、隔夜的豆漿不能喝,否則會變質。
8、隔夜的土豆不能吃,否則會營養流失且對身體造成傷害。
從這八條說法中可以看出
每一條都比較可怕
但這些說法真的準確嗎?
我們來看看回答
首先,綠色蔬菜等食材經過存放之後的確容易產生硝酸鹽、亞硝酸鹽,但任何物質想要產生毒性都需要滿足一個劑量,並不是含有就會產毒,並不是存在就一定會致病。
其次,隔夜菜在存放過程中,會由於存放方式的不同,導致細菌等有害物質的「劑量」存在較大差別,並不能「一視同仁」。
比如蔬菜,如果放在冰箱冷藏的隔夜菜,在經過了6—24小時之後是仍然可以放心食用的;如果放在室溫下的隔夜菜,相對而言細菌等物質的數值會較大。
最後,細菌等微生物的增長,都需要一定的溫度以及其他環境條件。
所以,隔夜菜並沒有傳聞中所說的「比砒霜還毒」那樣可怕。
【該如何正確處理剩菜剩飯?】
對於剩飯剩菜而言,雖然不會產生有毒物質,但有些問題還需要大家注意:
1、剩食物要謹慎,要剩肉不剩菜
對於蔬菜而言,經過存放會產生很大一部分亞硝酸鹽物質,雖然達不到劑量,但是也不建議剩下。相對而言,肉類食物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所以,對於剩飯,最好剩肉不剩菜,蔬菜現做現吃,避免營養素過分流失。
2、剩飯菜需要科學存放
剩菜剩飯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首先,要減少筷子等器具對剩飯菜的翻動,存放剩飯菜應該使用安全靠譜的食物餐盒,密封且材質安全。
其次,存放剩飯菜要將其放入冰箱低溫的位置,抓緊吃完,避免微生物大量繁殖。
3、剩飯菜食用之前必須熱透
剩菜剩飯雖然可以吃,但食用之前必須要熱透,處理剩飯菜要科學負責,熱透才能降低風險。
【日常如何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
亞硝酸鹽這種物質本身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但是當它進入身體之後會和血紅蛋白結合生成亞硝胺類物質,而新生成的這種物質對於身體的確存在一定的致癌性。
1、加工肉食品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物質,因為添加亞硝酸鹽可以幫助護色、防腐和提味。
所以,要減少香腸、火腿、臘肉等食物的攝入。
2、對於所謂的「剩飯菜」,一定要及時冷藏保存,減少細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3、對於腌制蔬菜,一定要腌熟透後再去食用,一般建議最少要腌制20天,沒有腌透的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更高。
言說於此
剩飯剩菜
並沒有傳言中所說的
「比砒霜還毒」那樣可怕
但還是建議大家
吃飯最好現做現吃
避免剩餘
編輯/敬謙
責編/凡影 審核/蘇妍
來源/人民日報
更多的精彩,請關注「微蓮都」
喜歡我們就多一個點贊,多一次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