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圍繞著「格蕾絲1號」油輪被扣押之事,英國和伊朗鬧得不可開交。7月4日,英國以違反歐盟對敘利亞制裁為由,在直布羅陀海峽附近將裝載20萬噸石油的伊朗油輪扣押。英國對釋放油輪提出苛刻條件,要求伊朗證明該油輪的目的地不是敘利亞。而伊朗在忍耐了12天後果斷出手,以違反國際航運規則為由,在波斯灣海域扣押了英國的「Stena Impero」號油輪。
一個天天喊著要脫離歐盟的國家,卻突然以美國提供,且並不靠譜的情報,用違反歐盟的規定為由,去扣押一艘伊朗油輪。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正在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和軍事威懾等極限施壓的背景下,英國突然對伊朗出手,顯然是沒事找事。近期,英國提議,與歐洲國家聯合組建護航編隊,此舉勢必會令波斯灣局勢變得更複雜。
英國扣押油輪,此舉顯然是開了個壞頭,伊朗有樣學樣,同樣扣押一艘英國油輪作為報復,讓英國及歐盟上下陷入焦慮和不安。扣押對方的油輪,可以為自己增加談判的籌碼。這種惡例一開,似乎很具傳染性,或許是受到啟發,連烏克蘭也開始學習這招了。據烏克蘭安全部門7月25日宣布,7月24日,一艘俄羅斯油輪在抵達烏克蘭敖德薩附近港口時,被烏克蘭方面扣押。
扣押俄羅斯油輪的理由,去年11月該艘油輪曾參與了刻赤海峽衝突事件中,封鎖海峽的出入口。烏克蘭方面認為,俄羅斯利用該艘油輪對烏克蘭實施侵略。自2014年,烏克蘭政權發生變化,親西方政權上台執政後,俄烏關係就急轉直下,而克里米亞事件更令兩國直接交惡,勢同水火。去年11月的刻赤海峽衝突,俄方扣押了烏克蘭的三艘軍艦,並將艦上的24名烏軍人扣押。
兩周前,烏克蘭新總統還向俄羅斯拋出橄欖枝,提議與俄方進行談判,以解決東烏克蘭衝突等事項,其中也包括釋放被俄方扣押的24名烏克蘭軍人的問題。隨後,兩國總統還通了電話,似乎雙方都有意緩和兩國間的緊張關係,並重新恢復東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和平。但此時,烏克蘭卻突然扣押俄羅斯油輪,此舉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據路透社及俄《獨立報》報道,在俄油輪被烏克蘭扣押後,俄方迅速作出反應。俄軍在克里米亞部署有蘇27戰機,數架蘇24緊急升空,並在黑海靠近烏克蘭空域外飛行,令現場氣氛非常緊張。目前人已經放,但船仍被扣押。俄羅斯上議院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賈巴羅夫強硬地表示,扣押俄油輪是烏克蘭所犯下的「絕對違法」行為。賈巴羅夫發出警告稱,此次事件將對俄烏關係產生不利影響。
扣押俄羅斯的油輪,美國英國都不敢做的事情,但烏克蘭卻乾了。如果俄羅斯也出手報復,很可能扣押更多的烏克蘭船隻,甚至直接扣押烏方的軍艦。目前,烏克蘭海軍基本上成為空殼,主力戰艦隻是排水量僅幾百噸的小艇,根本打不過俄羅斯海軍。此時,烏克蘭卻突然採取冒險行動,最終很可能讓自己陷入騎虎難下的困境。英國目前面臨的處境,就是前車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