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福建人的廣東人,憑什麼不發胖?


眾所周知,廣東人的食譜以豐富著稱,雲吞、拉腸、瀨粉、艇仔粥、雙皮奶、姜撞奶、雞公攬、沙河粉、蘿蔔牛雜、麥粟香餅.....各種廣式小點更是讓吃貨們眼花繚亂。

廣州早茶中的叉燒包,既有褶又有開口才正宗。圖/視覺中國

有趣的是,廣東不止美食多,也盛產瘦瘦的靚仔靚女。

根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發布的《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檢測數據報告》,在全國被統計的31個省(自治區、市)中,廣東地區的超重率只有26.2%,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誰能想到以吃福建人聞名的大廣東竟然還能保住自己「小蠻腰」呢?。

關於減肥,有句話叫「三分練,七分吃」,胖是因為吃的方法不對,廣東人保持身材的秘訣,也全在食譜里。

一 各種菜啊,蒸和煮是對你的偏愛

粵菜烹飪雖有十種以上技法,但廣東人更偏愛的是蒸、燙、燉、煮。

廣州菜愛「蒸」。早上到廣州的茶樓喝茶,一籠籠美味可口的點心都裝在小小的蒸籠里,一個個整齊地壘起來。

被蒸屜占滿的廣式早點桌。圖/網絡

潮州菜愛「煮」。潮汕人喜歡用熱水煮制牛肉丸,只要時間把控恰當,肉質的彈性就可以保持最佳狀態,煮過肉丸的湯也異常鮮美。

客家菜愛「蒸」和「燜」。梅菜扣肉的做法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蓋著梅菜的五花肉放到鍋里長時間蒸製。

圓滾滾的潮汕牛肉丸。攝影/耳東陳

有研究表示,一些具體的烹飪方式可以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比如,廣東菜中較多使用文火燉煮,就可以使得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降低30%~50%,所以同樣是吃肉肉,蒸煮比炸炒煎更不易長胖哦!

二 沒有青菜 = 飯白吃了

青菜之於廣東人,就像辣椒之於四川人,泡菜之於韓國人。廣東人的飯桌要是沒有青菜,這餐飯,是有缺陷的。而且,必須是綠油油的一碟純青菜!

廣東人對青菜是有要求的,綠色的色號最好為#347C,且必須要最新鮮的時令蔬菜。

阿姨們每天都會到市場裡選購當天剛採摘的菜心,回家用滾水燙熟,再淋上鮮美的蚝油生抽,「白灼菜心」就做好了。

散發著「健康味」的白灼菜心。圖/網絡

正宗的廣東菜心又稱菜薹(tái),花莖又嫩又甜、風味獨特,被嶺南人稱為「蔬品之冠」,可以白灼,也可以做湯,菜薹能清熱解毒、殺菌、降血脂,還有最重要的祛油膩功能。

有研究指出,蔬菜中的多酚類物質、蔬菜源含硫有機物、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等是減肥的活性成分,在增加飽腹感、促進脂肪代謝等方面有較強的療效。所以,無青菜不歡的廣東人在對青菜的執著中又離「肥胖」遠了一點。

飯前喝湯,有益健康

廣東人習慣飯前喝湯,有營養專家就指出:吃飯前先喝幾口湯,不僅有利於食物通過食道,防止硬塊食物刺激粘膜,而且美味的湯還可調動各環節分泌消化液。

黑蒜花膠湯,被筷子夾起的是花膠。圖/圖蟲·創意

此外,飯前喝湯還可以使人放慢吃飯的速度,使大腦的「過飽中心」有充足的時間關閘,不至吃得過多。在廣東,基本所有餐館都提供例湯。例湯煲得好,生意自然好。

餐館裡,湯煲在煤氣灶上一字排開。圖/視覺中國

劃重點:多蒸煮、多青菜、飯前多喝湯

這是廣東人保持身材的秘訣,害怕「過年肥」的你記住了嗎?

文丨太喜

編輯丨風物君